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寨英村古建筑群

时间:2024/9/26 21:31:23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六批(明至清)
  • 所在地/隶属: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
详细介绍

历史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镇寨英村,是古代南方长城——“苗疆边墙”外围“生苗”经济中心,亦是中国西南地区由军事屯堡转为商贸重镇的典型。现存的古民居建筑、会馆、商铺、手工作坊、城墙、城门、码头、街巷等建筑和自流供排水及消防系统,展现出这里昔日的辉煌、繁荣和完善的战争防御功能特征。 1.寨英古建筑群,融居住、经商、防御为一体,是武陵山区苗族、土家族等各民族关系历史发展的实物见证。

寨英早年曾为军需物资转运地,后来成为梵净山麓大商埠。商号有天字号、地字号、何裕商号以及盛极一时的“八大商号”——富华、吴祥泰、同兴昌、曹易和、易和兴、同德祥、聚泰长、协裕祥。街道两侧,店铺林立,这在内地,不足为奇,但在苗疆,实为奇观。寨英城墙环护,在险要处设城门4座,在河水深缓处建码头4座。民居多为前铺后宅的四合院,内有隔墙、暗道、射击孔等设施,兼有住、商、防等功能,是一个完善的社会结构缩影。

2.寨英古建筑群,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是汉文化与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水乳交融的结晶

寨英古建筑群的建筑装修,深受苗族影响,即使富商捐资修建的湖南会馆、江西会馆,照样利用鹅卵石垒砌墙裙,且作鱼骨形。“鱼文化”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为渔猎生活、农耕生活在传统理念中的生动反映。雕刻艺术,更为形象。许多苗族民居,大门连楹做成牛角形。寓居寨英的湘赣客商,发财后修建富丽堂皇的石库门,也免不了要雕刻苗文化中的符号---水牛角。寨英古建筑群,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是汉文化与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水乳交融的结晶。

3.寨英古建筑群保存了独特而种类繁多的手工工艺。

寨英及附近村寨的各族人民,千百年来,以梵净山区的土特产为原料,制作生产生活用品,如培植蓝草,制取蓝靛,浆染布料,印制花饰,挑花刺绣,造纸制药,酿酒熬糖,木雕石刻等等,工艺源远流长,作坊迄今犹存,对研究苗族的经济状况、生产方式、传统工艺等具有重要价值。

文化价值

寨英的古,更在于民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寨英历史以来都是松桃的文化老区。酷爱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儿女把龙视为祖先,视为神灵,华夏族因此被称为龙的传人。黔东梵净山古镇寨英人,从很早时候起就继承了中华民族崇拜龙神的传统,对龙更是情有独钟,他们刻苦悉心钻研“龙”文化,形成了其它地方所没有的一套独特的“龙”文化,且源远流长,一代接着一代相传至今。自明初建古城以来,寨英人每年都要摸拟龙神的形状编扎滚龙来庆贺新春及各种重大节日,一则丰富当地居民春节及各种重大节日的生活,表达欢悦之情;二则借助龙的神威消灾避邪、扫除瘟疫;三则祈求龙神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改革开放以后,具有浓厚民族文化底蕴的寨英人民,更加精雕细琢地把滚龙编扎得栩栩如生,使滚龙滚舞得活灵活现,滚龙表演技艺异常超群,堪称中国一绝,滚龙艺术也就在中国独树一帜。近十年来,多次参加省、地、县组织开展的大型庆典活动,其精湛的编扎技巧和表演技艺,目击者无不惊叹和折服!古镇寨英滚龙文化博大精深,成为中国民间滚龙的领头雁,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滚龙文化艺术之乡”。 渝怀铁路的拉动、梵净旅游的兴起,将给古镇寨英增添无限生机。寨英人有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日子里,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一定能把自己的家乡建设成为全区、全省乃至全国的“绿色旅游”经济强镇!

建筑特点

寨英村古建筑群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镇寨英村的梵净山山脚,保存有古民居、会馆、商铺、手工作坊、城墙、城门、码头、街巷等建筑物和自流供排水及消防系统,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镇。整个古镇占地约11公顷,现存四合院式、三合院式、苗族吊脚楼等古民居建筑85栋,会馆类建筑2处,5街6巷,消防池8个,古井2口,各种商铺50余处,手工作坊30处,城门4个,卡子门1个,城墙673米,码头4处。其中: 城墙,环绕古镇周围,连接四城门,二水门,一卡子门。以粗料石砌成,全长约673米,高3—10米不,基宽在0.5—0.8米。现东北段、东南段、西南段保存完好。四个城门亦基本完好。

小水门,又称“何家水门”,位于何家坝巷子西端临河一侧,上部为露天通道,下部为封闭式通道。通道斜坡长17.2米,宽3米许,临水门高2.8米,宽2米许。明末以粗料石扩建成水门。

大水门,又称“陈家水门”,位于何家坝巷子中段临河一侧,上部为露天通道,下部为半封闭式通道,斜长25.7米,宽3.6米。临水门高约2.8米,宽2.1米。清中期以粗料石扩建为水门。

东门街,西抵中街,东至东城门,全长53.3米,宽3.5米,青石板铺墁。街下设深约1米、宽0.4米的排水沟。街道及东城门初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后改建为石板街道,民国初年完成。

民俗介绍

滚龙踏春活动在寨英村传承了数百年。每年春暖花开时节,居住此地的民众择一吉日,举行滚龙踏春表演,以示一年好的开头。是日傍晚,百多米长的古镇街上一字排开摆上数十张餐桌,无论是镇上的父老乡亲还是来宾游客,只要进入现场,都被邀请入席。酒席散后,街道顷刻间扫除干净,三条放射着五颜六色吉祥光芒的长龙伴随着欢快的阵阵锣鼓翩翩起舞,欢庆活动一直延续到深夜。 历经漫长的时日,寨英滚龙形成独特风格。龙身长百余尺,一般为17节(又称洞),以9根拇指粗的竹篾捆扎连接龙骨,近500个直径在2尺左右篾圈等距排列连成龙身,再以整幅白布画上斑斓鳞甲,罩在篾圈上。龙头以粗竹扭固成框架,再蒙上事先描绘的龙头模样的布料。由34人轮番舞动。随着舞龙者灵巧的动作和娴熟舞技,一会是“双龙戏珠”,一会是“群龙狂舞”,后形成“盘龙打座”,或造型成“龙”的汉字和1—9的阿拉伯数字,千变万化,犹如一条条活龙翻云覆雨。明朝永乐、嘉靖、万历及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多次应召进京表演。近年来,寨英人在传统的工艺上刻意创新,大胆采用现代电源灯光技术,赋予滚龙一种活力与灵性,无论白天晚上表演,场面都很壮观。白天,人们可以观赏到各种表演招式和各种构图与色彩对比艺术;晚上,则可看到100多尺长的龙体通明透亮,放射出五彩光辉,甚为壮丽辉煌。2002年3月,寨英镇被贵州省政府命名为“寨英滚龙艺术之乡”,次年3月,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旅游简介

地理位置:距松桃县城近60公里,松桃至铜仁的公路经过寨英村外。从寨英走山坡小略,行10多公里便可到江口县梵净山半山腰的鱼坳;晴空万里之时,从寨英可遥望气势恢宏的梵净山金顶。

寨英在元代就已立寨,现在残存的古城墙属明代遗迹,尚有3座城门保存完好。寨英地方不大,就那么几条短巷小街。保存至今、仍在使用的民居,古色古香,有木结构的四合院,也有砖混结构的高楼,在这些高楼的翘檐间可见一些招牌文字,什么“裕国通商”、“元盛”、“盖世茶室”、“松江楼”……更有气势不凡的万寿宫、佛寿寺遗迹,蔚为壮观。寨英街道不宽,路面一律以采自当地山上的青石铺就,自明代铺设以来,数百年间千人踏万人磨,非常光滑,石纹灿然,千形万状,古风古韵尤存!

寨英本为苗寨,因自古商贾往来不绝,文化沟通融合颇多,时至今日,民族风情倒反而淡出了。寨英附近原先古寺庙很多,现在尚可见零星遗址。离村不远的田坝上有一小山丘,山丘上是重建的宫阉寺,寺门前左侧是土地庙;紧挨着的是二郎神庙,庙内塑像颇多,有玉帝、王母、太上老君、飞山公、黑神祖师、(斗)母神灵、药王神、财神菩萨,还有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千手观音、送子观音、十八罗汉等等,游客香客因此纷踏而至。多教合一,众神共享人间烟火是寨英的一大奇观。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寨英村古建筑群】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寨英村古建筑群 小编为您整理寨英村古建筑群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