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栖真寺始建时间,以往屡有争议。经县志、文物部门多年反复论证,确定于五代后周广顺年间(951—953)。县文物馆和市文物处于1984年对栖真寺遗址调查时,在寺旁稻田中,发现明英宗天顺壬午(1462)十月《重建塔志碑》,碑文曰:“凤林栖真寺建自周广顺年间,以石琢五佛塔于放生池旁,塔成而寺不利,遂坏之。”从而纠正了清.乾隆《平阳县志》“宋嘉定间,僧思齐建”和民国《平阳县志》“按大日寺,塔砖文即有栖真寺,疑非始自嘉定,或嘉佑之误欤!”推测的错误。
栖真寺全盛时期,禅林占地上千亩(包括香火田和山场)。寺院建筑主次相依,檐楹相摩,高低错落,层层递升。前有横镌“南雁佛国”的泥金匾额,形神兼备的如来七塔,一泓清澈的锦鲤圣池,十米多高的云松屹立于门庭一隅。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楼、观音阁、三圣殿、罗汉殿、千佛殿、禅房等十退殿堂沿中轴线排列。东西两侧,除相互对称的钟楼、鼓楼、净房、禅房、斋房外,另有地藏王殿、祖师殿等廊庑配殿毗连。其梵容之宏大,不逊于宁波天童寺。
栖真寺参悟临济宗义,大兴临济宗风,禅味盎然十足。僧伽释子谨遵佛制,每日晨钟暮鼓,礼诵经典,普渡苍群,庇佑生灵。寺院由此蜚声八方,罗洋山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佛教朝拜圣地。闽浙一带善男信女、游人香客、居仕信众长途跋涉,慕名沓来,客潮如织如蚁、人流摩肩接踵、法徒辐凑云集之景象,时时皆可遇见。
五佛塔位于栖真寺前。据《重建塔志碑》,五佛塔亦始建于后周广顺年间。五佛塔正对大殿的六尊佛像。按那佛像的高度,慈佛垂目处,亦正是这四座残存留下的佛塔,成了佛眼中的佛塔。据记载,五佛塔原位于栖真寺的放生池旁。民国时期,佛塔台坎塌陷,五座佛塔皆翻到坎下,村民将其部分完整结构收集并重新拼装成四座,往上迁移至现在的地方。而现在的栖真寺,也是20世纪90年重建的,寺址也非原来所在。这还真是缘分,一边是历经风霜满身伤痕来到此处的佛塔,另一边是古寺历经几番劫后废墟上的新生。
五佛塔又有五如来塔之俗称。所谓五佛,有金刚界五佛与胎藏界五佛之分。据考证,栖真寺五佛塔之五佛为金刚界五佛,根据佛教密宗教义而设,以五佛配五方,即以毗卢遮那佛为首的五尊佛分别阐释佛的功德:中央毗卢遮那佛(广博身如来,又曰大日如来),东方阿众佛(妙色身如来),南方宝生佛(宝胜如来),西方阿弥陀佛(甘露王如来),北方释迦佛(离怖畏如来、又曰北方不空成就佛)。大日如来为法界礼性智所成,阿众为大圆镜智所成,宝生为平等性智所成,阿弥陀佛为妙观察智所成,不空成就为成所作智所成,故云金刚界五智五佛,亦称五智如来、五智佛、五方佛、五圣,或称五禅定佛。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城市琴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栖真寺五佛塔】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栖真寺五佛塔 小编为您整理栖真寺五佛塔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