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峰塔简介
南峰塔,倚柱、阑额上用铺作一朵,出一跳,菱角牙子叠涩出檐,塔顶用平砖叠涩收顶,刹顶为宝瓶式。1984年重修。于2013年通过国家第五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我国南方塔类建筑重要的见证之一。
福印山塔简介
福印山塔,北宋天圣十年(1032年)至明道二年(1033年)九月邑人郭用中所建,六面七层,仿阁楼式砖塔,中空。通高23.8米,勒脚每边宽2.07米,每层由平座、正身、腰檐组成,内壁自下而上,凿出足窝,以供登高。东南和西北两面设壸门,余四面为壸门式壁龛。倚柱、阑额上用铺作一朵,出一跳,菱角牙子叠涩出檐,塔顶用平砖叠涩收顶,刹顶为宝瓶式。底层壶门宽0.525米,高1.44米,各层东西面有壶门式佛龛,该塔形制与南峰塔相似,系宋代所建。1984年重修。
特色
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间,大理学家朱熹提议,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九九五卷,台州郁福印山条记载:“宋皇祐间县令陈襄令邑人建浮图于上”时代晚于南峰塔,在近年维修时,从塔中发现三枚古钱币。其中时代最晚的是北宋“天禧通宝”的钱币。证明该塔建于北宋时代。据光绪《仙居县志》卷二十四“文公规画”条记载,“朱文公(朱熹)”提举浙东常平、又主管台州崇道观,两经仙居,以县治向狮山,乃造桥,改街为弓弩之形,浚七井,凿青圭塘,以禳火星。又以学宫地脉垂尽,于东立龙头石,于彩纫、东龄、南峰各创浮图,以助其胜。反映了古代的风水理念和人文环境。 福印山塔高26米,六面七层,以砖为主的砖木混合结构,属于楼阁式砖塔。塔体构造为空筒形式,塔心自二层以上用龙骨作为拉牵联系构件,以增强壁体的整体稳定性。塔身每面用凹柱分成三间,各层其中两面设壶门,另四面为壁龛,塔身转角置八角倚柱。倚柱间设木额,上施斗拱。腰檐用菱角牙子砖与平砖相间叠涩挑出,然后叠收,其上又覆以简瓦,檐口用重唇板瓦和瓦当,此为仿木构瓦檐的做法,与南峰塔不同。在底层南面的壁设一门,通过塔外登塔踏步沿塔壁拾级至二层塔心室,再沿由塔身伸出的木仿攀登,即可至顶层。塔基基座也为须弥座形式。
历史
福印山塔是砖木结构阁楼式塔,原为安置佛陀舍利等物的宗教建筑,共七层。而以砖木等建造成的建筑物,后来又泛指于佛陀生处、成道处、转法轮处、般涅盘处,乃至安置诸佛菩萨像、佛陀足迹、祖师高僧遗骨等,而以土、石、砖、木等筑成的建筑物。有关造塔的起源,可远溯至佛陀时代。根据记载,须达长者曾求取佛陀的头发等,以之起塔供养。佛陀圆寂之后,则 有波婆国等八国,八分佛陀舍利,各自奉归起塔供养。我国历代所建的舍利塔极多。据记载,三国时,有僧人感得舍利,孙权令人以铁槌击打而舍利不碎,因此建塔供养,这可能是中国建造舍利塔的开始。隋文帝之时,全国各地建舍利塔的风气极盛。公元601年~602年,隋文帝并诏敕天下八十二寺立塔。其后,历代皆有造立、修治舍利塔的活动。元代以后多数佛寺中只建佛殿而不建塔。佛塔的重要性逐渐下降,而被佛殿所取代。佛塔虽然是一种建筑物,但是佛教认为人们可藉此积累功德。
文物保护
福印山塔的具体保护工作主要包括下面举措:
增强法制意识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文明素养,是推动旅游发展,贯彻落实国家《文保法》及浙江省《条例》的要求。深刻明确保护文物的历史责任和法律责任,将文保的法律观念转化为保护文物的实际行动。
制定科学保护规划
一是要制定和完善文物保护的总体规划。
二是做好各文物的专项保护规划。
三是与城市总规和城镇总规做好衔接,以免相互“冲撞”。
加强领导
加强领导,首先要发挥市文物保护委员会的指导、协调作用,尤其是在增强“文保”意识,形成全社会“文保”工作合力方面,文保委员会要有所为,有所威;其次,政府要加大文保投入,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并举的投入机制;再次,要依法行政,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执法力度;最后,要建立一个专事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落实。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南峰塔和福印山塔】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