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嵊州市文物管理处遗址出土的夹砂红衣陶器群、用于加工食物的石磨盘、磨石和储藏坑是小黄山遗存主要鲜明的文化特征,文化内涵不同于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文化;结合其”c测定年代,是浙江乃至东南沿海地区时代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填补了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早阶段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小黄山遗址B区Ⅱ期遗存文化内涵中存在不少萧山跨湖桥文化因素;A区Ⅱ期遗存绳纹圆底釜、双鼻平底罐与河姆渡文化同类陶器可能具有内在的联系;小黄山遗址发掘“盘活”了浙江省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布格局。小黄山遗址兼有跨湖桥、河姆渡两支文化因素,三者关系的结论为时尚早,但为三者关系的探讨,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重要线索。
发现始末
1984年,嵊州市文物管理处在文物普查时发现。市文管处主任张恒回忆,当时他听当地居民说小黄山一带不断有陶瓷碎片出现,就跑去察看,根据文化层,他断定这很有可能是一个史前文化遗址,于是将有关内容作了登记。
2005年1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曹娥江流域史前文化遗址专题调查时确认并发现该遗址下部堆积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年代跨度大,延续时间长。
由于附近有一砖瓦厂正在此取土,如果不进行抢救挖掘,遗址有可能遭受破坏。得悉情况后,市内十分重视,立即停止了砖瓦厂取土。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市文物管理处对小黄山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2005年3月22日,由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海明带队,考古挖掘正式进行,8月5日,考古工作告一段落。此次发掘面积近1000平方米,分A、B两区,揭示大量储藏坑等遗迹,出土石器、陶器等器物数百件和大量陶片标本,取得重大收获。
据王海明介绍,为保护遗址,将采用回填的方法,在储藏坑、墓葬里面填满沙子。什么时候要进一步开发了,只要把沙子取出来就行,不会破坏遗址的面貌。
概况
小黄山遗址坐落于相对高度10米左右的古台地上,遗址周围是曹娥江上游长乐江宽阔的河谷平原。小黄山遗址原有面积在5万平方米左右,并可区分为大体同时的两个聚落。文化内涵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发现大量可能用于储藏坚果或块茎类淀粉植物的深土坑(图一),储藏坑多方形、圆形,坑壁陡直规整,坑底平整,目前发现的大储藏坑直径达1.9米,坑深1米左右。部分储藏坑上口长方形,下部圆形,坑底置放石磨盘,个别土坑口小底大略呈袋状,还存在大坑套小坑的现象。储藏坑周围常有柱坑类遗迹发现,分析推测储藏坑上应该有简陋棚蓬建筑覆盖。在B区还发现火塘遗迹。在居住区边缘发现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一座,头向东,随葬夹炭红衣陶圈足盆、夹炭红衣陶圈足罐各一件。在A区还发现当时临沟有一排长25米以上的建筑。
同时该地层出土了大量器物,其中陶器以夹砂红衣陶占绝大多数,陶器胎壁粗厚,器形硕大,制作原始。平底器、圈足器为主,不见三足器。器种单调,盆、钵、盘、罐、釜为基本陶器群,盆、盘、钵数量多,形态丰富。绝大部分陶器素面红衣,少量陶器口沿部刻划有网格纹。陶器口沿、肩腹部流行把手(鋬)或系。夹砂红陶敞口平底盆形态特征与距今万年左右的浦江上山遗址出土夹炭红衣陶平底敞口盆十分相似。
该地层中还出土了大量采自河漫滩的砾石料,许多砾石上留有人工打击的痕迹。玄武岩质磨盘、饼状磨石出土数量多,具有特征。磨制石器数量不多,岩性以凝灰岩、硅质泥岩居多。石锤、穿孔石器及便于捆绑的石球也很具特色。这一地层还发现了石雕人首(见图二),由砾石制成,形象传神,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第二阶段
陶器中夹砂灰陶数量明显增加,陶器胎壁趋薄(见图③)。平底器、圈足器、圜底器为大宗,不见三足器。盆、钵、罐、釜、豆为常见陶器群。敛口钵、双腹豆、夹砂灰陶折肩卵腹绳纹釜、甑等陶器的形态特征,交错拍印(滚压)绳纹、镂孔放射线和红底白彩的装饰风格等与萧山跨湖桥类型文化同类陶器有着十分密切的传承发展关系。
第三阶段
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少量夹炭陶。夹炭红衣陶红色艳丽、夹炭黑陶黑色乌黑纯正。圜底器、平底器、圈足器常见,不见三足器。夹砂灰陶圜底釜、双鼻与口部齐平的平底罐、平底盆、平底盘、钵和小杯常见。绳纹流行,部分陶器外壁残存制作陶器时草刮痕迹。
第四阶段
堆积遗物显示为良渚文化晚期遗存。
小黄山遗址新石器文化早期遗存保存之完好,储藏坑发现之多,石磨盘、石磨石出土数量之丰富为江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所罕见。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小黄山遗址】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小黄山遗址 小编为您整理小黄山遗址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