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前临上溪,后枕纱帽尖山的谷地,清嘉庆元年(1796年)始建,历时十八年,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建成,由当时富甲义乌的火腿商人陈子寀与其孙陈正道建造。中轴线上依次有花厅、门厅、大厅、堂楼,中轴线两侧分别有4个三合院,整个建筑布局严谨、规整、对称、尊卑有序。梁架结构气势宏伟,采用冬瓜梁型制。建筑雕刻分为石雕、砖雕和木雕。布满地袱,石踬的石雕,以缠枝花卉、道八仙、凤纹为题材。门厅正立面上以道家人物故事为题材的砖雕,线条流畅。值得一提的是木雕工艺,雀替、牛腿、格扇、挑头等都雕刻人物故事、动物和花卉图案,人物塑造讲究造型的优美,性格的刻划。动物花卉写实逼真,集线雕、浅浮雕、高浮雕、镂雕、透雕等工艺于一体,与徽派建筑的雕刻相比更加注重雕刻力度和流畅线条,是东阳木雕的顶峰之作。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建筑特色
黄山八面厅整体平面布局近长方“回”字形,现存建筑分为三路六院,共64间,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以一条中轴线和两条横轴线相交构成八面厅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沿中轴线依次分布为花厅遗址、门厅、大厅、堂楼,中轴线南北两侧分别有两个三合院,中轴线4座厅堂与横轴线的4座厢厅,形成8座厅堂,故俗称八面厅。
现存建筑除花厅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被太平天国运动战火焚毁只剩遗址外,其它7座厅堂保存基本完好。门厅、大厅、堂楼为宗祠建筑,是整个建筑的核心,是陈氏宗族举行祭祀、聚会、议事和各种典礼的场所,所以规模极其宏伟,布满了繁琐精美的石雕、砖雕和木雕。横轴线上的三合院为家居所在,略显质朴,在结构上,每座院落都有正厅、厢房、走廊、天井等,自成系统。厅与厅之间两相对称,但又各具特色;门厅内部有穿廊走道,廊廊相连;门户18头,厅厅相通。对外有大小门户8头,从任何一门进入,都可不湿脚走遍8座厅堂。整个布局严谨、规整、对称、尊卑有序,具有清中期浙中民居典型的风格特征,体现了中国家族生活的伦理观念与家庭的生活习惯。
黄山八面厅的设计构建者匠心独具,所处位置四周群山环绕,前临的凰溪自西北向东南从八面厅前流淌而过,后枕纱帽尖山的谷地,与周围的地形环境、自然风光能极其融洽地结合在一起。粉墙黛瓦,配以变化的马头墙,显得素净雅致。南方民居建筑一般常用前厅后园的设计理念,而八面厅将花园置于整体建筑的前沿,一方面体现了主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另一方面又强调了与周边自然界的融合,按照地形环境而加以变化。
黄山八面厅用材考究硕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丰富的艺术装饰,其精美绝伦的木雕、石雕、砖雕堪称鬼斧神工。门厅正立面上大量的以道家人物故事为题材的砖雕,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布满地袱、石踬的石雕,以缠枝花卉、道八仙、凤纹为题材,形态各异,既抽象又写实。如门厅、大厅的梁、檩、枋、雀替、牛腿、格扇、挑头以及走廊的几腿罩、天花板和门、窗上,均布满了雕刻,题材丰富,有单体人物、人物故事、佛道神仙、圣哲先贤故事,也有动植物形象、房屋建筑、风景名胜,还有各种图案花纹等,几乎是天上、人间、地下无奇不有。寓意吉祥,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如双鱼吉庆、瓶生富贵、岁寒三友、事事如意、金玉满堂、连年有余、和合二仙、吉庆有余、平升三级、五福捧寿、暗八仙等图案,形态逼真,雕工精致。雕刻技法集线刻、平雕、圆雕、浮雕、剔雕、镂雕、透雕等于一体,造型生动,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黄山八面厅的三雕艺术,为中国建筑艺术上一颗璀璨明珠,是一座雕刻艺术博物馆,是江南地区民居建筑雕刻艺术的代表。
历史价值
黄山八面厅占地0.25公顷。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花厅及门厅正立面部分石雕被毁,1942年南拱门被毁。现存花厅遗址、门厅、大厅、堂楼及中轴线两侧的三合院,保存状况良好。八面厅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是由一条中轴线和两条横轴线构成。建筑用材硕大,雕刻工艺精湛,布局章法得当,为东阳木雕发展到顶峰时期的代表。黄山八面厅有确切的建造年代,是鉴定清中后期浙中民居的典型建筑。它是宗祠与居住相结合的典型浙中民居,体现了中国大家族的伦理观念与小家庭的生活习惯。同时,它又是古代雕刻艺术的博物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001年06月25日,黄山八面厅清代作为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黄山八面厅】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黄山八面厅 小编为您整理黄山八面厅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