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大河遗址

时间:2024/11/6 22:43:19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七批(旧石器时代)
  • 所在地/隶属: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大河乡茨托村
详细介绍

历史沿革

1986年,大河遗址因当地群众开山炸石时发现洞穴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而被发现。

1998年,地质专家刘经仁和刘肃昆现场考察时发现石制品及动物化石,确定为旧石器遗址,同年云南省科委资助试掘及研究其地质背景,初步断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

2000年和2002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组织了2次小规模的发掘,发现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人牙化石和火塘、石铺地面等丰富的遗迹现象。

2006年3至5月,文物考古专家组织了第三次发掘。

遗址特点

大河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遗址面积约300平方米,年代经测定为距今5~3万年。洞穴系由三叠系石灰岩构成,洞前为一小古湖盆,遗址西南部有大河自北向南流去。遗址的石制品以锤击法为主,偶有锐棱砸击法,有指垫法和压制法的修理技术,有勒瓦娄哇连续剥片技术,常见预制石核和修理台面的标本。石制品的种类主要有:盘状石核、柱状石核、长方形石核、三角形石片、边刮器、端刮器、半月型刮削器、锯齿刃器、尖刃器、凹缺器、雕刻器、砍砸器等,还发现有少量骨器。该遗址发现的石制品既有本地区文化的传统特点,又有典型的欧洲莫斯特文化和勒瓦娄哇技术特点,是莫斯特文化在中国南方的集中出现。

大河遗址一号洞发现的石器分别为凝灰岩、石英砂岩、玄岩占大部分比例,表明这一时期的人类对岩石有较高的鉴别能力。石器类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球、石锤、石片、石核、石砧等。伴生的动物化石有东方剑齿象、中国犀等,巨貘、猕猴、虎、黑熊、最后鬣狗、野猪、牛、水鹿、鹿、羚羊、竹鼠、鼠、豪猪等大熊猫一齿象动物成群的成员,其中食肉类动物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动物化石多保存单颗牙齿,头后骨骼极为破碎,很少有完整的肢骨,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人类敲食骨髓,过着以狩猎为主的兼采集的经济生活,他们具有很高的狩猎技术,动物群组合反映一号洞的主人生活亚热带一热森林河湖的古生态环境。

二号洞位于一号洞西南约三十米,位置比一号洞稍低。经试掘,发现石器分布十分密集,以小型石器组合为特征,发现大量尚未加工制作的大型石器原料与小石器共存,专家推测二号洞洞口可能为一石器加工场。癞石山一号洞的年代初步为十至二十万年间,是云南早期智人。此外还发现原始人用于装饰或进行原始宗教仪式的赭石养料。

文物遗存

从2001年4月至2006年5月,云南省、曲靖市市、富源县文化(文物)部门人员参与的联合考古调查组,3次对大河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进行科学的考古发掘,共获取2000余件包括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片等成品石制器和半成品石料,以及100余件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巨貘、猕猴、虎、黑熊、鬣狗、野猪、牛、水鹿、羚羊、竹鼠、豪猪等动物化石,还发现古人类用火遗迹——灰坑及大量烧土、烧骨和人工铺成的砾石地面,还发掘出2枚古人牙化石。

研究价值

大河遗址发现的石制品既有本地区文化的传统特点,又有典型的欧洲莫斯特文化和勒瓦娄哇技术特点,是莫斯特文化在中国南方的集中出现。

富源大河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世界文明史上揭秘人类进化关键时期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研究现代人的起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保护措施

2000年4月,大河遗址被公布为富源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12月,大河遗址被公布为曲靖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12月,大河遗址被公布为云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大河遗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大河遗址】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大河遗址 小编为您整理大河遗址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