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简介
山普拉古墓群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洛浦县城西南14公里的戈壁台地上,墓葬分东、西两部分,分布在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1公里,面积6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地理坐标为东经:80o07′421", 北纬:36o59′940"。已发掘墓葬38座,马坑2座。出土文物丰富,除大量生活用具外,精美的丝织品、汉代铜镜和带有异域风格图案的毛织品俱为东西文化交流的典型例证。
“山普拉”一词,学者多认为可能是古和田语而非维吾尔语。墓葬群分布在昆仑山山前的戈壁台地,地形较平坦。墓葬西部已开垦出不少耕地,建有沟渠、道路和田园等。果园中果树繁茂,所以当地老乡称做“沙依巴”,维吾尔语,即“河床、果园”之意。台地上主要是墓葬群,分布范围相当广。现依据先后发掘的位置将墓葬群由东向西编为Ⅰ号、Ⅱ号、Ⅲ号 三个墓地。同时,在墓葬群中还发现了公元4、5世纪的佛教遗址和现代墓葬,采集到墨书古和田文的残片。
墓地特征
墓葬分东、西两部分,分布在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1公里,面积6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墓群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二是菜刀形棚架式墓。前者为单人葬与合葬,后者为多人丛葬。己发掘墓葬38座,马坑2座。出土文物丰富,除大量生活用具外,精美的丝织品、汉代铜镜和带有异域风格图案的毛织品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典型例证。
发现经历
1981年前,山普拉居民开始在墓地的西部开渠造田,墓地南部水渠决口,洪水由南向北横溢冲刷出的南北向的冲沟,将古墓葬暴露了出来。这里地表大都覆盖着戈壁小砾石,里面夹有细沙粒及微量黄土,由此组成了厚15~20厘米的沙砾层。
一般的年景,这里的地面可以看到稀疏的耐旱植物,遇旱年则寸草不生。沙砾层下即为板结的盐碱层,稀沙为主,夹有少量的黄土,异常坚硬。
山普拉墓葬群的三次发掘,共清理墓葬68座、殉马坑2座。除1座墓葬形制不明外,其余的可分为两种类型:刀形竖穴土坑墓和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发掘过程
1983年 由国家文物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组成的文物考古调查组对山普拉墓葬群进行了发掘。
1984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与和田地区文物管理所再次进行了发掘。
1992年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三次对Ⅱ号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1995年 和田地区文物管理所对Ⅲ号墓的一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山普拉古墓群是和田绿洲分布面积、保存状况最好的一处战国至南北朝时期的古墓群。
历史价值
在发掘过程中还发现63座墓中有葬具。根据葬具的形制分为6类。木尸床、柳条编席、原木棺(桶形棺)、半原木棺、箱式木棺、毛毡、毛毯等,有些墓葬的葬具非常简单,或裹毛毯、毛毯、或铺盖芦苇、蒲草,也发现用芦苇、蒲草捆扎垫和编织垫的葬具。
考古发掘表明,作为丝绸之路南道重要墓地,山普拉古墓群出土了一批精美的丝、毛织物,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关注。同时,这里特殊的木构建筑形式和葬俗,为研究古代于阗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提供了充分的实证材料。
旅行指南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洛浦县城西南14公里的戈壁台地上
票价:20元
美食信息:蒙古包里的食品手抓羊肉、奶茶、馕等美食。
住宿信息:山普拉古墓群旅游晚上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洛浦县城,或当地居民的蒙古包。
特色推介:已发掘墓葬38座,马坑2座。出土文物丰富,除大量生活用具外,精美的丝织品、汉代铜镜和带有异域风格图案的毛织品俱为东西文化交流的典型例证。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钟天地之灵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山普拉古墓群】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山普拉古墓群 小编为您整理山普拉古墓群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