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形式
寺院主要遗存在白杨河西岸,构筑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断崖立面上凿出窟体后,再用土坯砌筑,并在窟前接砌前室;二是利用断崖直接开凿成窟;三是在与断崖相接的台面上用土坯砌建成窟。此三种建窟形式,与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大同小异。洞窟的平面大致有两类,以长方形居多,方形次之。有单窟,也有两窟和三窟相连。内壁均抹草泥,现依稀可见彩色壁画。
遗址概况
寺院主要遗存在白杨河西岸,主体建筑残高15米,墙厚1米,分前后两室,以甬道相连,主室居后,东西深8.3米,南北阔8.7米,顶为穹隆形,内残存一坐佛,高8.2米。前室东西深9.8米,南北阔11.6米。坐佛后墙的南面有一小型穹隆顶建筑,顶已坍塌,通高3.5米,长3.1米,宽2.81米,墙厚0.60米。三面壁上均有小佛龛,旁边原有壁画。其周围还有房屋遗迹11间,残墙最高处为3.5米,墙厚0.45~3.5米。另外还有一直径为3米的中心柱式洞窟。距此主体建筑南行百米有一佛塔残迹,上小下大,残高4.5米,长3.4米,宽2米,内为穹隆顶,高2.7米。塔外尚残存一方形土墩,长2.2米,高2.5米。距主体建筑北部亦有一组石窟,其中在一单窟的甬道中,发现面积不到2平方米的壁画,白底红绿彩,因年代久远已氧化成暗红色,图案系小千佛,佛光已成为黑色。
适宜旅游方式
朝拜、考古、摄影。
交通
游客可乘到景区的旅游专线车前往。也可坐出租车前往。
住宿
可以借宿在当地村民的家中,也可以住在当地旅店。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白杨沟佛寺遗址】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