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北洋大学堂旧址

时间:2024/11/21 3:54:38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北洋大学堂旧址,现存有南楼、北楼、团城三座建筑。楼建于1936年,占地面积为231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805.11平方米。南楼建于1933年,占地面积为233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902.45平方米。团城建于1930年左右,占地面积939.42平方米,通长30.7米,通宽30.6米。北洋大学,又称北洋大学堂和国立北洋大学,曾是与哈佛、耶鲁相伯仲的“东方的康奈尔”,诸如张太雷、马寅初、徐志摩、王正廷等,都是北洋大学的毕业生。

  •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七批(1902年)
  • 所在地/隶属: 天津市红桥区
详细介绍

创办过程

盛宣怀,这位鼎力协助李鸿章在天津发展洋务运动的实业派,是北洋大学堂的创办人。

他在洋务运动的实践中感到“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1892年盛宣怀上任津海关道后,就开始筹备办学。三年后,即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他向李鸿章禀请具奏。由于李鸿章调入内阁办事,盛宣怀又于1895年9月19日(光绪二十一年八月一日)通过新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昭上奏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设立一所新式学堂。1895年10月2日(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光绪皇帝在奏折上御笔朱批“该衙门知道”钦此。“天津北洋西学学堂”正式创建,校址在天津大营门外的梁家园。1896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

1900年,北洋西学堂成为八国联军德意志帝国的兵营,教学因此中断。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奏请将北洋大学堂在天津西沽武库旧址复校。

教学模式

北洋大学堂创建后,由盛宣怀亲自任督办兼名誉校长,他以“科教救国,实业兴邦”为宗旨,聘请美国教育家丁家立出任总教习。生于美国又在柏林大学获神学硕士学位的丁家立,由于对西方大学的熟知,再加上他于1886年在天津英租界创办了一所不带宗教色彩的“中西书院”,在社会上获得一定声誉,盛宣怀对他倍加赏识。

北洋大学堂以近代的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教育模式为蓝本,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和学制规划,以培养高级人才为办学目标。

创建之初,北洋大学堂设立头等学堂和二等学堂。头等学堂为大学本科,二等学堂为预科。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分级设学之始。头等学堂即大学本科,学制四年,分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有20余门课程,专业课分五个专业:工程学、电学、矿务学、机器学、律例学,共30余门课程。

二等学堂是"中国较早的新式公立中学堂”。该学堂招收13至15岁学生入学,修业年限为四年,主要课程有:英文、数学、朗读、各国史鉴、地舆学、格物书、平面量地法等20余门课程。

教学质量

清政府特别是袁世凯对北洋大学堂十分重视,先后聘请过50多位外国专家和教授。在清末民初,北洋大学堂是直隶的最高学府,名闻中外,培养了许多人才。

生源质量

学生生源从天津、上海、香港等地招收,任课教师多为中外硕学鸿儒,尤以美、日、英、法、德、俄学者任主课,教材也多采用外文原版。此外,北洋大学堂还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保证能够实现培养高层科学人才的目的。由于治学严谨,校风朴实,当时北洋大学与哈佛、耶鲁相伯仲,毕业生可免试进入美国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因而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

北洋大学堂从1895年至1911年共有毕业或肄业生518人,其中资送出国52人(不包括自费留学生)。该校为我国近现代科技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奠基的专家学者,他们多为国家社会所倚重,对采矿、冶金、土木、水利、机械工程、铁路交通、财政金融、政法、外交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中共早期领导人张太雷,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五四”运动天津各界联合会副会长马千里,海牙国际法院大法官徐谟,著名诗人徐志摩,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等,都是北洋大学的毕业生。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北洋大学堂旧址】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北洋大学堂旧址 小编为您整理北洋大学堂旧址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