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圜丘遗址

时间:2024/10/6 13:00:14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七批(唐)
  • 所在地/隶属: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详细介绍

建筑规模

“圜丘”又称“圆丘”,元代以后也称“天坛”,是皇帝举行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北京天坛公园内的圜丘是清乾隆年间在时代、清初圜丘的基址上改建的。

该遗址高出现代地面8米,黄土建筑的坛体已经坍塌。唐代圜丘为四层圆台,第一层(最下层)圆台面径约52.8米,第二层面径约40.5米,第三层面径约28.4米,第四层(顶层)面径约20.2米。每层的层高2米左右。各层圆台都设有十二陛(即上台的阶道),均匀地分布在圆台四周,呈十二辰分布。其中午陛(即南阶)比其余十一陛宽,是皇帝登坛的阶道。圜丘为素土夯筑而成,除了修补部分用少量的砖填垫外,没有发现砖石包砌的痕迹。圜丘的台壁和台面均用黄泥抹平,其上再抹一层搀和了谷壳和秸杆的白灰面,白灰面厚0.4~1.1厘米。因此,唐代圜丘的外观是洁白的坛体。

遗址远望如一个圆形大土包,为一个高大的土筑圆形台基,周缘环绕有土筑垣墙。台基底径东西约35米,南北约36米,高约5米;基顶中部下凹,东南部留有1米宽的缺口似门迹;台基土质疏松,难辨夯层。环台基建有两重土墙,平均残高不到0.4米;内环墙内径56米,墙体最宽处5.2米;外环墙内径东西87米,南北75米,墙体最宽处4.5米;两重环墙东南部与台基缺口相对处墙迹不明显。

历史沿革

圜丘遗址是隋代兴建的。在隋文帝新建大兴城时,已将圜丘规划修建在这个位置。

唐代17位帝王曾在这里祭天祈福。它矗立在那里,历史辉煌时它被推到为民祈福的高端,没落时,它又被岁月的尘土掩盖,这一掩盖就是1000多年。

周围环境

在天坛东边巷子,顺着路往东走三四百米,天坛在陕西师范大学南边的老操场里,在那有一扇不起眼的铁门,推开门进去,就能看见在离门口不到30米远的地方,一道围墙围起一座高大的环形土建筑。围墙旁是一条栽着梧桐树的道路,梧桐树的枝叶越过围栏,搭在露出来的环形建筑之上,透过围栏,半遮面的天坛在绿茵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神秘。一走进铁门,整个天坛豁然出现在眼前,顿时那种历史的厚重感,让有幸见到它的人不由得兴奋起来。

围墙尽头有一扇铁门,门口的墙面上有陕西省文物部门写有 “天坛遗址”的碑文。碑文上写着1957年8月,天坛遗址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悠久的西安天坛,在历经56年之后再度入选为“第七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不过即便成为国宝,西安天坛依旧不为人知。

建设沿革

西安圜丘初建于隋,废弃于唐末,是隋、唐两朝皇帝进行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位于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东约950米处,即今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范大学以南。

1999年对唐长安城圜丘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1999年4月23日,“唐长安城圜丘遗址考古发掘汇报暨保护方案研讨会”在位于陕西师范大学校内的唐“天坛”遗址举行。经考古工作者艰辛劳作,我国现存较早的“天坛”遗址———唐代圜丘遗址已经发掘成功。

遗址价值

为研究礼仪制度提供第一手资料,西安市文物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国古代自西周以来,天子祀天的礼仪制度一直是封建国家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唐长安城圜丘遗址的发掘为唐代祀天礼仪制度提供了实物证据,也为研究我国礼仪制度的演变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天坛的历史价值,也使得它现在依旧不能对外开放。隋唐传承遗址保护中心的李主任告诉记者,天坛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从2005年完成复原工作以后,就一直不对外开放。正在规划到隋唐传承遗址保护项目之中,不过他也向记者表示“成为遗址公园的可能性不大”。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圜丘遗址】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圜丘遗址 小编为您整理圜丘遗址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