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半坡遗址

时间:2024/10/12 21:46:13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 门票参考: 40元
  • 开放时间: 09:00~17:00
  • 建议游玩时间: 2小时
  •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第一批(新石器时代)
  • 所在地/隶属: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
详细介绍

总体概述

1953年春,西安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发现彩陶,中央考古训练班又在浐河东岸半坡村附近发现一处类似遗址的遗迹。在河岸台地的剖面上,有灰土层、红烧土层、红烧土、灶坑和灰坑,以及夹杂在灰石中的骨制斧、锛、刀、笄、针等各种工具、用具。又在一口双桶灌溉井的井壁的堆积层中挖出一个完整的小型陶罐与一个完整的骨笄。随即把遗址的这一发现报告中央文物局和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同年9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调查发掘团对半坡遗址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1954年秋~1957年夏,先后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的发掘,采用大面积揭露与分层研究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发掘并清理了40多座房屋遗迹,发现石斧、石锛、石锄、石铲、石刀、陶刀、石磨盘、石杵、石凿等735件,发现存有粟粒并储藏东西的窑穴及大量墓葬。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6000-6700年之间,。该遗址1953年春发现,遗址面积50000平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

半坡聚落的范围为不规则圆形。居住区在中央,分南北两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动用的大房屋,还有若干小房子,其间分布着窖穴和牲畜圈栏。居住区有濠沟环绕,沟北是公共墓地,沟东有陶窑场。据研究,此聚落是集聚两个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出土斧、锄、铲、刀、磨盘、磨棒等石制农具,镞、矛、网坠、鱼钩等渔猎工具。还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常见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从陶器上发现22种刻划符号,有人认为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发现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 2个男子和4个女子 ,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有木板葬具,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遗址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大致形状为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不规则椭圆形,分为大围沟围绕的居住区、围沟以北的氏族公共墓地和以东的制陶区三部分。在发掘的大约100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和出土了丰富的遗迹和大量的遗物。

其他信息

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半坡村。1953年发现,1954~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5次发掘,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揭露面积达1万平方米。文化遗存包含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等。以半坡类型丰富而典型,是遗址的主要堆积,据碳14测定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4800~前4300年。

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是中国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除建造文物展室外,还在3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居住区盖起保护大厅。 半坡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该馆于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迄今已接待中外游客8000多万人次。

发展历史

1952年,半坡遗址被发现。

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

1958年,在遗址上建成半坡遗址博物馆,1958年4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半坡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半坡博物馆被确定为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1997年,西安市政府将半坡博物馆评定为“西安旅游十大景”之一,半坡遗址为国务院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3月,半坡遗址进行回填保护。

2006年,半坡遗址重新开放。

意义

历史意义

半坡遗址是中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它是黄河流域规模大、保存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现实意义

半坡遗址的发掘,首次对一个原始氏族聚落遗址进行大面积揭露,确立了一个新的文化类型,为研究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文化生活等提供了较完整的资料。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和仰韶文化的分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文物保护

保护措施

2001年5月,旧大厅屋顶朽木产生自燃,并在随后数天内又陆续在其它部位出现自燃现象。一个月后,半坡博物馆便向省文物局呈送了一份《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造报告》,申请拆除旧的保护大厅并重建新大厅。当年11月份,国家文物局正式对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造作出同意批复。

在遗址大厅重建工作开始之前,为了有效保护半坡遗址不受损坏,2003年3月,文物部门按科学规范的保护程序,对半坡遗址进行了大面积的回填保护。在对遗址进行调研后,对坍塌、掉落及严重风化部位进行了修补,对全部遗址进行了防霉加固处理,并先后两次对遗址覆盖表面用有机硅作了防水处理。

据西安市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的专家介绍,从遗址覆盖至今,技术人员对遗址进行了跟踪监测保护及雨雪天后的处理工作,分别挖开两处,对遗址覆盖土是否渗漏做了观测评估,发现有少量雨水渗入现象,但都没有伤及遗址。

2006年,填土清理完成,半坡遗址重新开放。

保护意义

半坡遗址保护性回填和回填土清理在全国史前遗址中是首次实施。对与观众阔别3年的遗址重新清理,富有探索性,同时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为将来的遗址保护积累了经验,对土遗址保护有着重大意义。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半坡遗址】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半坡遗址 小编为您整理半坡遗址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