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沁县城北30千米的南涅水乡南涅水村北隅。四周田园广阔,土岭突兀,涅水河环绕寺院而过,景色宜人。
据乾隆三十六年(1771)《沁州志》载,南涅水古为蔡皋狼之地,汉置涅水县,晋称涅县,后周改阳城县,北魏设乡郡,隋称甲水,唐入潞州,宋隶威胜军,金元明清归沁州铜鞮管辖。南涅水曾为县邑治所,历史悠久,文化昌盛。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南涅水已建起了佛教寺院。初名“弘教寺”,取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之意。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寺院规模日趋扩大,佛教僧侣骤增,信佛居士遍布城乡。这一时期兴起了凿造石刻、石窟寺的高潮,著名的“沁县南涅水石刻”就是在北魏永平元年(508)由佛教僧侣和信士捐资捐刻的,一直延续到北宋天圣九年(1031)。后寺院建筑毁于兵火。石刻、石像则埋于地下保存。金代重建寺院。金大定九年(1169)敕于“洪教三院”,木制牌匾今仍悬挂在大雄宝殿之前,元至元八年(1271)重修,明天顺年间(1457——1464)重修,清康熙三年(1664)亦重修。清民时期及建国后也曾多次修葺。
布局介绍
该院坐北向南,现存三进院落,占地面积1522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山门、前殿、戏台、大雄殿组成,左右配以韦驮殿、观音堂、厢房、耳殿等。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架椽屋,悬山顶。戏台广深三间,悬山式屋顶形制,前后檐下隔扇装修,经清式多次修葺,已成为清式建筑风格。大雄宝殿重建于金元之际,高台筑殿,三间面阔,六椽栿前后贯通,单檐悬山顶。前檐台明宽阔,垂带、踏跺规整,明间辟门,次间开窗,柱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昂呈琴面式,耍头做昂型。殿内四根金柱粗壮挺拔,柱头卷刹明显,抬梁式构架。屋顶举折平缓,筒板布瓦满覆,脊兽、脊刹虽为后换之物,但仍具有鲜明的金元建筑特征。大殿右次间下肩墙处镶嵌着元至元八年(1271年)五月重修寺院的石碣一块,红砂岩刻制,文字清晰。殿内保存着数尊北魏石刻神像及历代重修碑刻,极为珍贵。
在洪教院西北200米处,保存着一座观音阁,俗称水阁凉亭。一池清泉昼夜萦廽,清澈见底。池内游鱼嬉戏,历历可数。泉水冬暖夏凉,饮用甘甜。水池占地面积百余平方米,正方形池墁由50根望柱、栏杆圈就,中间镶嵌着栏板,精雕细刻,图案精美。砖、石、木结构的观音阁,坐落在深插水中的12根石柱之上,每面四柱三门,隔扇花菱,玲珑剔透。斗拱支檐,木方额穿插,飞檐凌空,古朴典雅。屋顶单檐歇山顶,筒瓦覆盖,脊兽皆备,给人一曲线柔和的飘逸美感。观音水阁内保存着: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和十八罗汉的彩塑,个个形象生动,造型各异。梁架及其他构件上“观音救八难”、“太子游四门”等壁画,色彩庄重,勾勒传神。古色古香的建筑形制与优美独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洪教院这处佛教古刹频添了几分姿色。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南涅水洪教院】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南涅水洪教院 小编为您整理南涅水洪教院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