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地处晋陕大峡谷中段,两岸夹山,滔滔黄河到此被两岸苍山挟持,束缚在狭窄的石谷中,300米余宽的洪流骤然收束为50余米,这时河水奔腾怒啸,山鸣谷应,形如巨壶沸腾,最后从20余米高的断层石崖飞泻直下,跌入30余米宽的石槽之中,听之如万马奔腾,视之如巨龙鼓浪,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其形如巨壶沸腾,故名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东岸是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岸则属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地理位置为北纬36度8分10秒,东经110度26分40秒,海拔448.1米。以壶口瀑布为中心,北至马粪滩,南至小船窝,西至峡谷地域,东至人祖山,总面积100公里。东距山西吉县县城45公里,距尧都临汾市169公里;西距陕西宜川县城49公里;距革命圣地延安170公里;北距山西省省会太原387公里;南距陕西省省会西安449公里。
景点景观
瀑布
伴随瀑布出现一系列奇特的景致,主要有8大奇观,称之为:水底冒烟、旱地行船,霓虹戏水、山飞海立,晴空洒雨、旱天惊雷、冰峰倒挂、十里龙槽。
水底冒烟
黄河入“壶口”处,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雾,腾空而起,蒸云接天,似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十数里外可望。
壶口雾气的大小与季节、流量有关。冬季河面封冻,瀑布多成冰凌,地表来水减少,壶口流量降至150—500立方米/秒,水流落下,激浪不大,飞出槽面水雾甚少;夏季流量大增,水流溢出深槽,落差甚小,瀑布消失,不易形成升入高空的浓密水雾;春秋两季,流量适中,气温不高,瀑布落差在20米以上,急流飞溅,形成弥漫在空中的大雾,即“水底冒烟”一景。
旱地行船
壶口瀑布落差甚大,加之瀑布下的深槽狭长幽深,水流湍急,给水上船只通行带来很大困难。从壶口上游顺水下行船只,不得不先在壶口上边龙王辿处停靠,将货物全部御下船来,换用人担,畜驮的方法沿着河岸运到下游码头。同时,靠人力将空船拉出水面,船下铺设园形木杠,托着空船在河岸上滚动前进,到壶口下游水流较缓处,再将船放入水中,装上货物,继续下行,在岸上人力拖船很费力气,常常需上百人拼命拉纤。尽管有一些园形木杠,铺在船下滚动,但石质河岸上仍被船底的铁钉擦划得条痕累累。在当时的条件下,“旱地行船”可能是水上运输越过壶口瀑布的较好选择,它与壶口瀑布上下比较平缓的石质河岸相适应。由于公路、铁路的迅速延伸,以及壶口附近黄河大桥的修建,过壶口的水上航运已阻断多年。旱地行船现仅可看到昔日行船留下的痕迹。
霓虹戏水
壶口瀑布反复冲击所形成的水雾,升腾空中,使阳光发生折射而形成彩虹。彩虹有时呈弧形从天际插入水中,似长龙吸水;有时呈通直的彩带横在水面,象彩桥飞架,有时在浓烟腾雾中出现花团锦簇,五光十色,飘忽不定,扑朔迷离,为天下奇观。
霓虹戏水,是“水底冒烟”与阳光共同作用的产物。春秋两季,水底冒烟、浓雾高悬,每迂晴天,阳光斜射往往形成彩虹;夏日雨过天晴,有时也会出现彩虹。
山飞海立
山飞海立是对壶口瀑布磅礴气势的形容,黄河穿千里长峡,滔滔激流直逼壶口,突然束流归槽,形成极为壮观的飞瀑,仰观水幕,滚滚黄水从天际倾泻而下,势如千山飞崩,四海倾倒,构成壶口瀑布的核心景观。
晴空洒雨
悬瀑飞流,形成的水雾飘浮升空,虽然烈日当空,但在瀑布附近,犹如濛濛细雨,湿人衣衫。这也是水底冒烟所产生的又一有趣的景观。一般越接近河面水雾越浓密,因而,在水底冒烟时,岸边观瀑就难免衣服湿漉漉,如在轻洗。
旱天惊雷
黄河在峡谷中穿行,汹涌的波涛如千军万马,奔腾怒吼,声震河谷,当瀑布飞泻,反复冲击岩石和水面时,产生巨大的声响,并在山谷中回荡,恰如万鼓齐鸣,旱天惊雷,声传十数里外。只有在壶口瀑布附近,才能真正感受到“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
冰峰倒挂
隆冬季节,龙槽冰封,两岸谥流形成的水柱如同大小不一的冰峰倒挂悬崖,彩虹时隐时现,游移其间,七彩与晶莹相映衬,使游人无不叹喟造化之神奇。
十里龙槽
壶口至孟门约5千米,在这段400多米宽的箱形峡谷的底部,黄河水流下切,形成一条30—50米宽,10—20米的深槽。黄河水从壶口奔涌下泻后,以每秒数千立方米的巨大流量归于此槽。由于传说它为龙身穿凿,长度约为10华里,故取名“十里龙槽”也称“十里龙壕”。是壶口瀑布溯源上移,瀑下深潭随之连续延伸所形成的。此深槽嵌在原谷底基岩河床中,槽旁原河床底部的大部分,成为非洪水期的河岸,这种河岸比较宽、平,全由坚硬的砂岩构成,近水处,几乎没有一点砂石,平坦的可以在上面行车,“旱地行船”正是利用了这种地质地貌条件。
在高处河岸上,几乎是看不到“龙槽”和黄河水流,只能看到紫褐色基岩河床中一线急腾翻卷的黄浊水尘和听到轰鸣不息的奔腾涛声。这槽中激流就象一锅滚沸的水,左奔右夺,奔腾翻滚急下,激起的水雾弥漫在龙槽之上,使黄河在这里变得朦朦胧胧。每逢汛期黄河水涨时,洪水溢出壶口龙槽一端,龙槽东岸会出现一道一、二千米长的漫流水帘,十分壮观。远望龙槽,弯弯曲曲的峡中石槽,活象一条摇头摆尾的巨龙,壶口是龙头,一口吞没黄河巨流。孟门是龙尾,腹泄河水于下游。
孟门山
距壶口瀑布下游五千米处,“十里龙槽”下方,在黄河谷底的河床中,有两块梭形的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中,形成两个河心岛,这就是古代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山。相传这两个小岛原为一山,阻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治水时,把此山一劈为二,导水畅流。此二岛,远眺如舟,近观似山,俯视若门。又传说古时,孟家兄弟的后代被河水冲走,曾在这里获救,故将此二岛称为孟门山。
大孟门岛长约300米,宽约50米,高出水面约10米。其南面石崖上,有清、雍正初年,金明郡守徐洹瀛题刻的“卧镇狂流”4个大字,匾幅长2.5米,宽1米,是对此处山水奇景的真实写照。小孟门岛在大孟门岛上游10多米处,仅五、六十米长,这两个河心岛全由呈水平状产出的块状灰绿色砂岩组成,岩石坚硬,抗风化性能较强。孟门迎着汹涌奔腾的泥流,昂首挺立,任水滔天,终年不没。孟门“南接龙门千古气,北牵壶口一丝天”,其雄姿与龙门、壶口组成黄河三绝,而又以自己独特的风貌著称,古诗有“四时雾雨迷壶口,两岸波涛撼孟门”的佳句。
历史文献中,对孟门的记载不少,当地民间有关孟门的传说更多。据《地理知识》表明,孟门原是黄河河床上的一处裂点,壶口瀑布当时就出现于这里。由于长期以来,地壳上升,河流下切作用增强,溯源浸蚀,裂点上移,瀑布由孟门移动到现今的位置,瀑下深潭发展成“十里龙槽”,而孟门山就是瀑布深潭上移残留下来的岩石块体。
孟门山虽然不足以称“山”,但它的奇特景致引人入胜。清人南鹏在诗中写到“闻说孟门小,来看大似拳。生就书案景,拟在画中悬”。黄河孟门不但风光迷人,有“孟门夜月”之美,而且在研究黄河发育史中,也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黄河奇景
“冰桥”和“涸瘦”是壶口一带黄河水面变化的两种奇景。
黄河冰桥
隆冬季节,壶口一带黄河水面封冻,有的地段冰层较厚,形成联接两岸的天然桥梁,称黄河冰桥。
自河面形成稳定的冰盖起,至冰盖破裂开始流水之日止,为封冻期。封冻期,始于12月10—12月20日,止于翌年2月20—25日,一般50—70天。封冻期,十里龙槽被冰雪覆盖,其上的冰层“小雪流凌,大雪合桥”。数九寒天,冰层可高出两岸,不仅景象壮观,而且形成冰桥。当河槽初封时,人们看到狐狸等野生动物的足迹,就知道下面冰层较厚,可以通行。因此,民间有“狐仙踩线”的传说。
宜川衣锦渡与山西吉县冯家碛隔河相望,冬季结冰坚实,车水马龙,由于位于壶口之上,故称此冰桥为“上桥”。龙王辿、七郎窝一带河面封冻时,平如坦途,人马往来,川流不息,称为“老桥”和“神桥”。
据记载,明末崇祯三年(1630年)李自成起义军将领王嘉率义军乘黄河冰封时,由壶口一带过“冰桥”,攻克山西吉县。
清末,转战陕北一带的西捻军,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由梁王张宗禹统帅,在西龙王辿强渡黄河冰桥,越吕梁山,救援东捻军。
黄河冰桥为促进秦晋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际交往在历史上曾发挥过一定作用。
黄河涸瘦
黄河水量剧减,水面变窄,水深变浅,有时出现短时期的的河水变清,或接近涸竭等现象,当地人称为“黄河涸瘦”。
“黄河涸瘦”是自然界的异常现象,很少出现,故作为黄河的一种奇景。据文献记载,黄河在宜川、吉县段,曾发生过多次涸瘦。
隋大业十二年(616年)河水清。唐高祖武德七年(625年)九月,黄河水清。明永乐二年(1404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至三年(1405年)正月十八日,河水变清。清雍正四年(1726年)十二月十一日起至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初七日止,黄河澄清共27昼夜。同治十年(1871年)十一月四日黄河涸竭,自七郎窝至蛤蟆滩(约15千米)越辰已二时复起。光绪二年(1876年)十一月壶口瀑布以上水断流数十丈,半日方接。光绪三年(1877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四年(1878年)正月初八日,河水清42昼夜。民国六年(1917年)、十八年(1929年),黄河干涸。1981年5月15日(农历4月12日),黄河水流逐渐变小,山西吉县王家塬乡原头坡下的河水,由原来的300米宽,变为10数米宽,人踩着河心石头能达到彼岸,河水接近澄清。这样延续了19天,到6月3日(农历5月2日)上午10时左右,河水逐渐增多,并出现浑浊,至6月10日(农历5月初9日)流量趋向正常。1987年,黄河水清见底达两个月。
黄河短期水量骤减,一般与中上游地区气候干旱有关。冬季是黄河中上游地区降水量较少的季节,气候严寒,河面封冻,有时冰层堵塞也可导致某些河段涸瘦。其他季节,如发生严重干旱,河水仅靠上源区冰雪融水和沿途地下水补给,水量大减,再加上河谷平原灌溉用水与城乡用水量大增,以及河面蒸发量增大等,到壶口一带水量更少,流速减慢,携带泥沙能力降低,因而出现河清、涸竭或断流现象。例如1980年10月至1981年5月,壶口以上地区很少降雨,特别进入2月以后,100多天滴雨未落,一些黄河支流同时断流,地下水补给也明显减少。
西龙掌塬
西龙掌塬北自桃曲,南至甘草北,东界为秦晋峡谷谷壁,西界为安乐山以西。景观特色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和高原村寨风景,塬上平野空旷。
蟒头山
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东部,海拔800至1439米,总面积2120公顷,森林覆盖率89.1%。区划为圣母殿、石华山、王蟒寨三个景区。有景点景物三十多处。景区内森林茂密,以白皮松、侧柏、辽东栎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有高等植物4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100余种,分布着中国较大的白皮松次生林。
实用信息
门票价格
全价票90元/人次,半价票45元/人次
开放时间
08:0018:00
交通信息
西安——壶口自助游
西安纺织城客运站有西安至壶口专线大巴,每天两班车,分别为早上8:00和下午13:20,全程为350千米,行程约为4小时。全程票价约为:97.5元。
临汾——壶口自助游
从临汾市驾车沿临吉高速向吉县方向行驶约100千米至吉县县城,再行车45千米至壶口镇即到壶口瀑布景区,全程约1.5小时。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壶口瀑布处于秦晋峡谷的南段,南距龙门约65千米,孟门5千米。河西属陕西省宜川县境,河东与山西省吉县相连,是中国一处大型峡谷瀑布景观。
地理形态
壶口一带,黄河西岸下陡上缓,狭谷谷底宽约400米,由谷底上坡到龙王坡坡高约150米,崖岸很陡,龙王坡以上谷形展宽,谷坡平缓,黄河的横剖面成谷中谷的形态,在龙王辿以北,河幅宽度和狭谷宽度一致,河水充满狭谷,常水位流量在每秒1000—3000立方米,水面宽400余米,龙王辿以下,水流到壶口,在平整的谷底冲成一道深槽(在大河槽中套了一个小河槽)。小河槽宽30—50米,深约30米。壶口以上,水在宽槽中流行,到了深槽上端,400米宽的水面一下子全部倾注到30—50米宽的深槽中,形成瀑布。此处河床形如一把巨大的茶壶,收尽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壶口因此得名。明代人惠世扬的诗句“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正是对壶口这一景象的真实写照。壶口瀑布极为壮观,滔滔黄水倾泻而下,激流澎湃,浊浪翻滚,水沫飞溅,烟雾迷濛,狂涛怒吼,声震数里,瀑布高度在枯水期可达15—20米,夏、秋之际可达45米。在洪水时,洪流滚滚,涌出深槽,瀑布就变成一股激流而下,瀑布形消失。河水沿深槽下行5千米便是孟门,出孟门之后,水面展宽,水势变缓,又恢复到龙王辿以上的景象。
地质构造
壶口一带出露的基岩主要是三叠系纸房组。上部为紫红色、紫灰色和灰绿色细砂岩与泥质岩类互层,下部为深层砂岩,砂岩以长石砂岩为主,比较坚硬;泥质岩类以页岩为主,松软破碎,易遭流水浸蚀。在险峻的峡谷中,奔腾的急流在垂直下切时遇到软硬岩石交替的地质条件,其坚硬岩石形成岩槛或造瀑层,软性岩石被侵蚀成陡峭的阶坎,急流飞越阶坎,当具有一定落差时,便形成瀑布。当然软硬相间的岩石层只是瀑布有形成的有利地层条件。
有利的构造条件对壶口瀑布的形成和发展同样是相当重要的。壶口到孟门一带,基岩的产状近于水平、约以3—5度的倾角,微向西北缓倾。另外,秦晋峡谷本身就是断层,节理比较发育的软弱地带,易遭受流水侵蚀切割。因而,黄河流过这里,往往形成河床陡坎,也可以发展成瀑布。
现代构造运动对壶口瀑布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喜马拉雅运动之后,这里地壳运动一直以缓慢的抬升为主,因而水流的下切作用活跃,有助于瀑布的形成和发展。
地形地貌
在黄河尚未形成统一的水系之前,秦晋峡谷地带当时大部分是注入三门湖的一条内陆河流。
汾渭地堑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在不同地段和不同时段的差异性下降,因而形成一系列大小不等、深浅不一且彼此分隔的湖泊,象临汾、运城以及关中地区等自第三纪以来到第四纪初期,主要为湖泊、沼泽环境。特别是到上新世末,随着汾渭地堑张裂系的形成,湖泊规模越来越大,早更新世时,在现今的陕、晋、豫3省交界处,包括陕西关中地区。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毗连的一块地方,形成一个面积约2.3万平方千米的湖泊一山门湖这个古潮就是关中、临汾—运城、灵宝—三门峡诸盆的前身,三门峡湖区的沉降和周围地区的抬升,加速了秦晋古河道的加深和延长。秦晋峪谷和壶口瀑布就是在这样的古地貌基础上逐步形成。
壶口瀑布的形成和发展,是河床上裂点发展和移动的结果,裂点就是河流中突然形成的急坡地段。较为典型的裂点就是瀑布,因为瀑布是河水垂直跌下的地方。因此,瀑布必须有一层坚硬岩石所成的“造瀑层”才不易被河水所侵蚀而使瀑布变为急流。瀑布的下面即有由瀑布冲下所成的深潭。如果造瀑层被蚀后退,那么瀑布前方就会形成一个不长的峡谷,表示瀑布不断后退的结果。壶口瀑布的地形正是这样。孟门曾经是壶口瀑布过去的位置。由于溯源侵蚀,裂点不断沿河向上游推移,瀑布下的深潭延伸成原河槽中的小河槽——即“十里龙槽”。如今这段黄河的裂点已到达龙王辿,即今之壶口瀑布;而孟门就是较近地质时期裂点后退与河流下切时遗留在河床的两个石岛。
壶口瀑布、十里龙槽乃至孟门石岛,都是黄河水流冲刷出来,而水流的侵蚀作用,受区域地质构造、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因素的控制,不同时期由于受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影响,壶口瀑布朔源迁移的速度与“龙槽”上延的速度不同,多年来瀑布跌水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不断向上游退移,龙槽也以同样的速度向上游延伸。
气候特征
壶口瀑布所在地属于暖温带湿和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9.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3℃,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7℃,年较差29℃,极端最高气温为39.9℃,最低气温为-22.4℃。年降水量577.2毫米,约有60%集中在7、8、9,3个月,雨热同季,且多暴雨。该区四季分明,夏季短暂略热,冬季稍长干寒,春秋两季温和多变。
水文概况
秦晋峡谷流域的暴雨,降水面积大,历时较长,降雨强度也较大,一日最大降雨量可达200—300毫米,是黄河中游洪水的主要来源区之一。黄河中游洪水的特点是洪峰高、历时短,过程线为高瘦型。由于该区主要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表起伏大,集水时间短,暴雨过后水沙俱下进入黄河,形成含沙量极高的洪水暴流,对河床具有很强的侵蚀力。据观测:洪水期壶口瀑布附近最大流量可达10500立方米/秒,另外河口镇至龙门区间,进入黄河的泥沙量,年平均9.08亿吨,占黄河年输沙总量的55.7%。
历史沿革
“壶口”一名,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中,如“既载壶口,治梁及歧”、“壶口、雷首,至于太岳”,都与大禹治水的路线与策略有关。这里提壶口而未言瀑布。
“孟门山”一名,始见于周、秦间的《山海经》著作,书中记“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其下多黄垩,多涅石”。
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对孟门及瀑布作了深刻的描述:“《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登,孟门九河之蹬,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黄河之巨阨,兼孟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有人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衡,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魂。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最怒,鼓山若腾,濬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这里所记,指出瀑布在孟门处,而未提黄河于流上的壶口。
《元和郡县志》也叙述壶口,把它称为石槽。一则说“河中有山,凿中如槽,束流悬注七十余尺。”再则说,“石槽长一千步,阔三十步”,这显然和郦道元所说的不同,说明壶口瀑布向上游推移了。《元和郡县志》撰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上距郦道元逝世的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为286年。说明在郦道元之后的286年间,壶口瀑布从孟门向上游推了一千步,在河床上冲出一条约长一千步,宽30步的深槽,现已上移到距孟门约5千米处的龙王辿附近,号称十里龙槽。以上为1500年来壶口演变的历史。
在今山西境内已知以壶口命名的地方有4处。《水经注·汾水注》记载的壶口,就不是黄河干流上的壶口。再加古代交通不便,能亲临壶口瀑布观光考察的文人学士不太多,因而在一些古代文献中,将他处壶口当作黄河壶口者有之;将壶口和龙门当作一处者有之;位置上差错,更是以讹传讹,难免出现一些谬误。
解放前,宜川县三部县志中最早的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宜川县志》的编纂者吴炳,指出黄河壶口“上流宽广,至此收束归槽,如壶之口然,故名”。并说孟门“属平佐里,在县东北100里黄河中,任水涨滔天,终不能没。”其所著《壶口考》一文,对前人文献中的一些不实之处,给以纠正,在壶口研究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荣誉及其他
2013年12月,“宜川县黄河壶口水利风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评为“第十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之一。国家黄河壶口水利风景区荣誉的授予,成为壶口景区继国家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之后第四张国家级名片,为延安市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2022年7月,被评为5A级景区。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斌斌有礼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