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简介
西陂天后宫由大门、戏台、大宝殿和登云馆组成。主体建筑为天后宫塔,高达40余米,7层,塔基用天然石块干砌,基面土墙厚1.1米,底层为主殿,高6.5米,长14.4米,宽12米,中间有四根大圆木柱,支撑着塔重心。主殿供奉天后(妈祖)。二、三层周围有走廊,四、五层用砖木结构,由四方体转为八方体,六、七层中间用大圆木柱构建,板木为墙,最上层是葫芦顶,用名瓷圆缸垒成。塔身高耸入云,顶层飞檐配有铜铃数十个,风吹铃响,铿锵悦耳。塔下有护塔房36间,塔前为大厅堂,塔后是登云馆大厅、天井,大门入口处有永久性戏台一座,呈半圆立体窟窿形,结构奇巧,每年圣母生日在此祈祷演戏,热闹非凡。2006年05月25日,西陂天后宫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地理位置
西陂天后宫,在福建省著名侨乡永定县的高陂乡西陂村。该村人口4000多人,绝大部分姓林,他们都是闽林始祖亦即海神天后(妈祖)的后裔。乡民因要渡洋涉水出国谋生,故祈求妈祖保佑,所以这座天后宫,就是由莆田湄洲祖庙分灵的,反映出涉海人家崇拜海神妈祖的心愿。
建筑特色
西陂天后宫,造型奇特,是全国少见的独树一帜的塔式建筑物,俗称“文塔”。它建在山清水秀、十里平川的小桥、流水、绿树、人家的永定河畔;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建成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7层塔式结构,通高40余米,为楼阁式的。一、二、三层为四方形,土木结构;四层以上为八角形,四、五层是砖木结构;六、七层用大圆杉木为轴心,数十根方木条向八方辐射成年轮状,纯木构筑。塔顶葫芦用瓷都景德镇特制的圆缸垒成,分红、黄、蓝、白、青诸色,用8毫米粗铁索拴牢。
底层为天后宫主殿,长12米,宽14.4米,高6.5米(内高5.3米),墙厚达1米,殿中间四根杉木擎天大柱拔地而起,直达塔顶,支撑着塔的中心。中轴线自南而北,庙堂叠进,共有房屋36间。塔南为登云馆,塔北为大厅堂,两厢是上、下酒楼。主殿供奉妈祖神像,神龛上高悬“神昭海表”的匾(原匾题为雍正御书,中钤有玉玺,今此匾无之)。正殿大门的楹联是乾隆御赐的联句:“忠信涉波涛,阅历玉洲瑶岛;神明昭日月,指挥水伯天吴”。塔的南北各有一大天井,北端宫门画梁雕栋,溢彩镏金。大门彩绘诗幅有“维神显圣寄斯宫,四海江湖著大功”之句。大门入口处有一座木质的永久戏台,十分雅致,呈半圆穹窿形,镶嵌立体图案,结构奇巧,有良好的集音作用,俗称“雷公棚”。台口柱联是:“一派是西河,潺潺声杂管弦曲;七层朝北斗,叠叠影随文武班”(按:西陂天后宫的二至五层,分别奉祀关帝、文昌帝君、魁星和仓颉),横额为“鸾凤和鸣”,戏台中堂横额是“钧天雅奏”。戏台两侧是演员化装室和住宿地,宽敞舒适。
艺术成就
西陂天后宫的建筑结构及其艺术成就,是国内的天后宫中所罕见的。它的壁画、雕塑、石刻、造型,从山水风光、花卉鸟兽以至神话传说、人物典故,无不栩栩如生,堪称一绝。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妈祖文化的实迹,而且在建筑学上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清华大学古建筑系和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的师生都来到这里参观、绘画、摄影、学习、研讨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同时,戏台屏风上彩画的仕女图,古朴风流,与戏台规制均为难得的研究戏曲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西陂天后宫,在土地革命时期曾是太平区农民武装暴动集结地点和区乡红色政权所在地,现已列为当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次修缮,美奂美仑,香火尤盛。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斌斌有礼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西陂天后宫】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西陂天后宫 小编为您整理西陂天后宫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