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

时间:2024/9/19 10:59:22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五批(隋、唐至明)
  • 所在地/隶属: 北京市房山区西北云蒙山南麓
№目 录
    详细介绍

    万佛堂坐落在孔水洞出水口的墩台上,始建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为幽州卢龙节度使朱希彩布施出资创建,原名龙泉大历禅寺,寺名为唐代宗御赐。创寺的同时,雕凿巨幅汉白玉浮雕《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嵌于孔水洞上端的石崖上。后经战火,寺院被毁。金代初期,海慧禅师将寺院修复。蒙元时期,寺院再度被毁,直至明代弘治末年到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才重新修复。此次建寺,在孔水洞的西北侧修建了天王殿、伽蓝祖师殿、天妃圣母殿等多座建筑。同时,又在孔水洞山崖之前重建大历万佛龙泉宝殿,将《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全图组嵌于殿内后壁和两侧的山墙上。

    万佛堂是孔水洞古刹仅存的一座殿宇,是一座无梁殿建筑,通体砖石结构,歇山顶,灰筒瓦屋面,面阔三间,门窗为汉白玉石发券,其上雕刻飞禽花卉图案,门楣上嵌有浮雕莲花瓣石额。殿内的《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图》通长23.8米、通高2.4米,由三十一块长方形汉白玉石浮雕拼接组成。石雕内容丰富,人物面容丰腴,衣纹流畅,姿态优美,堪称唐代浮雕艺术的珍品。

    万佛堂、孔水洞的两翼各有一座塔。左翼为辽咸雍六年(公元1070年)建造的花塔,通高约20米,平面呈八角形,塔身有辽“咸雍六年”、“寿昌七年”等题记,为探讨我国花塔出现的年代提供了实物资料。右翼为元代建造的“龄公和尚舍利塔”,通高约18米,为八角形七级密檐式砖塔。两座塔均保存较好。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一边旅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 小编为您整理万佛堂、孔水洞石刻及塔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