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三门峡黄帝铸鼎塬

时间:2024/11/20 18:49:14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黄帝铸鼎塬,为黄帝铸鼎之处,位于河南灵宝市阳平镇,距三门峡市80公里,国家2A级旅游区(点)。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灵宝铸鼎塬聚落遗址群,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遗址首推。

  • 别名: 灵宝市荆山黄帝铸鼎原风景名胜区
  • 旅游景区级别: 2A
  • 所在地/隶属: 河南三门峡市灵宝市阳平镇铸鼎原风景区
详细介绍

历史沿革

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後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後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

《史记·孝武本纪》:“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黄帝之弓。”

传说黄帝采首山之铜(今河南襄城县首山),铸鼎与荆山下(今河南灵宝荆山),鼎城黄帝乘龙升仙,人们把黄帝的靴子埋在铸鼎塬上,形成了黄帝陵(河南荆山黄帝陵),并建庙祭祀。陵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长42.5主的土堆,传说就是黄帝陵冢。陵西南有一龙须沟,传说是龙须坠落之地,此间生长一种龙须草,说是龙须所变,周围皆无。

《尚书》记载:荆、河唯豫州。荆就是灵宝荆山。

东汉王充《论衡·道虚篇》:“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须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龙,群臣后宫从七十余人……”

明万历四十六年《襄城县志》:“首山,在县治南五里,横亘九里。《史记》申公曰:‘天下名山八,三在夷狄,五在中国。’又云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湖。庄周曰黄帝登具茨访大隗,命驾于襄之野,七圣皆迷,见童子而问道焉,即此山也。”

清,蒋廷锡编《(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首山,在襄城南五里,横亘九里。

清张潮《虞初新志》卷十七:“史称天下名山八,三在夷狄,五在中国,皆黄帝所尝游,首山其一也。”

《括地志》说:“湖水原出虢州县城(今河南灵宝市)湖南三十五里夸父山,北流入河即鼎湖也”;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弘农郡及阌乡郡,置虢州,治弘农县,领弘农、阌乡、湖城县3县。

《阌乡县志》则说汉武帝曾在此地建有“鼎湖宫”。唐代李白诗曰:“鼎湖流水清且闲”,明代彭纲则写下了“鼎湖烟树接孤城”。

荣誉及其他

《史记·封禅书》记载,古时荆山一带灾情严重,黄帝闻讯从昆仑山来到荆山察看。为了炼出仙丹给老百姓治病,他采首山之铜,汲湖水,铸鼎于荆山之下。相传黄帝铸好鼎,黄龙来迎黄帝升天时,百姓苦苦哀求,死活不让他走,有的牵衣扯袍,有的抱手拽脚,拖下了他的金靴,扒下了龙皮、拔掉了龙须。人们把黄帝的靴子埋在他铸鼎之地,这里就成了世人拜祖的地方。黄帝陵高300米,长5000米。岭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长42.5米的土堆,传为黄帝陵冢。陵西南有一龙须沟,传说是龙须坠落之地,此间生长一种龙须草,说是龙须所变,周围皆无。

由于这里位于长安古道,函谷关和潼关两雄关之间,屡遭战火毁灭,但历代都曾进行过修复和重建。现已修复的主要遗迹有:献殿、始祖殿、长廊、墓冢、祀劝柱、阙楼等,并铸造了象征天神、地神、祖宗的天、地、人三尊大铜鼎。

现河南灵宝荆山下有黄帝陵、鼎湖湾、灵宝黄帝铸鼎塬等景区。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三门峡黄帝铸鼎塬】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三门峡黄帝铸鼎塬 小编为您整理三门峡黄帝铸鼎塬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