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人物明星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王洛宾

时间:2024/11/20 5:29:00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王洛宾(1913年12月28日-1996年3月14日),名荣庭,字洛宾,曾用名艾依尼丁,汉族人,出生北京,中国民族音乐家,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王洛宾在兰州改编了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称。王洛宾主要作品有《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汉》等,曾荣获“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等。

  • 中文名: 王洛宾
  • 别号名称: 荣庭、洛宾
  • 出生日期: 1913年12月28日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北京
  • 星座: 魔蝎座
  • 生肖:
  • 毕业院校: 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
  • 去世日期: 1996年03月14日
  • 职业职位: 作曲家、音乐家
  • 代表作品: 《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等
  • 主要成就: 传播和发展中国的西部民歌
详细介绍

早年经历

1913年(民国二年)12月28日,王洛宾生于北京市东城区牛角湾艺花胡同一座瓦灰色四合院的油画匠家庭,曾祖父是浙江人,在浙江绍兴以卖茶叶蛋为生,后流落到北京。爷爷是颇有影响的民间艺术家,在京城画梁雕栋,颇有名气,还非常喜欢音乐,组成家庭乐队,自娱自乐。父亲王德桢(字洵甫)在家庭的影响下,吹拉弹唱样样都行,母亲王氏育三子三女,其子女分布在北京、上海、河北、云南、黑龙江、新疆等地。

1919年(民国八年)9月,入北京“京师八旗子弟高等小学堂”(原左翼镶白旗学堂,清光绪20年成立开,先后13次更名,最后改名为北京市东城区春雨胡同小学)学习,校长是张安国,六年级班主任是程振山。

1927年(民国十六年)夏,其父亲王德桢把从小多病的王荣庭送入北京通州潞河中学读书。当年秋天,王荣庭参加了基督教堂唱诗班,极富音乐天赋的王荣庭很快成了唱诗班的佼佼者。

1928年(民国十七年)6月,在国民政府陆军被服厂当职员的父亲因病去世。暑假,王荣庭到哈尔滨的姐姐家报丧。在哈尔滨中东铁路线上横道河子车站做列车连接工(摆小旗的)时,结识了塞克、金剑啸、沙蒙等艺友,跟塞克学弹“七弦琴”奇达尔(即“吉它”,此乐器名老俄式七弦琴,最早由塞克中译文)唱歌、作曲,塞克是他走进艺术殿堂的向导与启蒙。这时的王荣庭受到居住在黑龙江的俄侨音乐家戈里德施京、特拉赫腾贝尔格、格尔施戈林娜作品的熏陶和影响。同年秋,塞克十分欣赏王荣庭对音乐的执着、感悟与灵性。邀请王荣庭为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北归》谱写主题歌和插曲《北归》《离别情意》。年底,王荣庭为塞克的诗集《紫色的歌》第一首词《在海的那边》谱曲。与此同时,王荣庭还和塞克共同创作了《西巴扎尔夜歌》。

1931年(民国二十年),“九·一八”事变后,王洛宾在中共北平市委(地下党)的领导下,参加了北师大、北大学生一二九南下示威请愿团。北京通州潞河中学毕业后,9月,被保送北平师范大学艺术系学习。他的钢琴教师是德国人谷不克,

声乐教师是沙俄贵族霍洛瓦特·尼古拉·沙多夫斯基伯爵、作曲教师是从巴黎留学归国的汪德昭。王荣庭从他们那里受到正统的音乐教育,这为他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年,王洛宾为萧军的小说《八月的乡村》创作了插曲《奴隶之爱》,这首曲子是王洛宾的处女作。同时,也开始使用王洛宾这个名字。

主要经历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王荣庭和北师大2000多名师生在师大露天广场亲耳聆听了鲁迅的演讲《再论“第三种人”》,接受爱国主义思想。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夏,将徐志摩的诗《云游》谱成曲。后来,又将此歌献给女友罗珊。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就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夏天,受聘于西直门外的铁路员工子弟学校——北京京绥铁路扶轮中学担任音乐教员,受学校校长高尚之的委托,为学生创作了《詹天佑之歌》。东北大学临时驻地附近的西直门外的扶轮中学离游泳场不远,酷爱游泳的王荣庭经常和东大的学生游泳,每天在老北京西直门外原慈禧太后放船的船坞白石桥边集体听读《八月的乡村》。7月,王荣庭在北京幼稚师范为北京市城区大、中学校进步学生辅导、教唱《国际歌》《民先队歌》等进步歌曲。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前往山西参加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创作《老乡上战场》《风陵渡的歌声》《洗衣歌》等抗日歌曲。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3月,转移到西安,编辑出版的《战地歌声》上有王洛宾创作的抗战歌曲30多首。5月,经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处长伍修权介绍,同塞克、萧军、朱星南、罗珊等5人去兰州,在兰州参加“西北抗战剧团”,前往甘肃、青海各地宣传抗日。改编《达坂城的姑娘》《青春舞曲》《虹彩妹妹》《曼丽》等民歌。此后,王洛宾和洛珊由八路军前方总政治部介绍到驻山西洪洞先万安镇由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这时,王洛宾和萧军相逢,同时相逢的还有作家萧红、欧阳山尊、刘白羽以及贺绿汀、聂绀弩、周巍峙、端木蕻良、丁玲的爱人陈明等人。在此期间,由塞克作词、王洛宾作曲,创作了《洗衣歌》《风陵渡的歌声》《老乡,上战场》等一批抗战歌曲。10月,王荣庭到达河南开封,与在北京大学生合唱团联欢时结识的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学生杜明远结婚,经杜明远发父亲杜继增介绍到西安,由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又介绍到驻山西临汾刘村的八路军前方总部学员队,两人双双奔向抗日前线。为旅途方便,王荣庭改名王洛宾,杜明远改名罗珊,以兄妹相称。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在新疆拍摄影片《祖国万岁》,与萨耶卓玛相识。之后,在青海创作、改编《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等民歌。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在西宁任音乐教育工作,负责组建“青海儿童抗战剧团”,创作歌舞剧《沙漠之歌》及《送郎出征》《穆斯林青年进行曲》等抗战歌曲。

1941年(民国三十年),罗珊提出解除婚约。之后王洛宾又因共产党嫌疑而坐牢,在兰州监狱里待了三年。在狱中创作《蚕豆谣》《我爱我的牢房》《睡在戈壁滩上》等二十余首囚歌。最后,当时的国民党青海省主席马步芳写保书把他保了出来。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5月,经多方营救出狱,回到青海继续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改编《阿拉木汗》《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依拉拉》《曲曼地》等民歌。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与妻子黄玉兰在西宁农村结婚,之后生育三子。

1949年,在西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随军进入新疆。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部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新疆军区政治部文艺科科长、新疆军区歌舞团音乐创作员、新疆军区歌舞团艺术顾问等职。在张掖与王震将军共同创作合唱歌曲《凯歌进新疆》。12月任新疆军区文艺科长,编译《苏联最新歌曲集》,改编《哪里来的骆驼队》《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在银色的月光下》等新疆民歌。

1951年,根据新疆军区要求,王洛宾被北京市公安局逮捕。冬,妻子黄玉兰在北京病逝。

1952年,新疆军区军法处以散布谣言、长期逾假不归为由判处他两年劳役。服役期间,他完成了话剧《丰收》的谱曲并创作了一批歌曲。

1954年,被释放后,在南疆喀什二军文工团任音乐教员、创作员。改编《沙枣儿花香》《圆圆的》《美就美在眉毛上》等数十首民歌。

1957年,调任新疆军区文工团音乐教员、创作员。参与创作歌剧《战斗的历程》《无人村》。

1958年,参与创作歌剧《两代人》和音乐话剧《步步跟着毛主席》,同年被评选为全军先进文艺工作者。

1960年,王洛宾在新疆因莫须有的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20年。一年后假释出狱。

1962年,被假释出狱,回原单位带罪服务,任音乐教员、创作员。改编《江巴拉汗》《草原上的金太阳》《天上的云》等数十首民歌。

1965年,被押回狱中继续服刑10年。先后在狱中搜集改编《哈来龙》《离别》《阿顿江》《高高的白杨》《萨阿黛》等数十首民歌。

1975年,刑满出狱。在政治上继续被管制,在生活极度困难时改编《我愿变成一杯香茶》《西淋江》《你的热泪把我的手背烫伤》等数十首民歌。

1978年,为新疆工一师文艺宣传队创作歌剧《托木尔的百灵》。

1979年,应兰州军区政委肖华将军邀请前往兰州为战斗歌舞团创作歌剧《带血的项链》进京参加国庆30周年汇演,获文化部颁发创作二等奖。11月29日,乌鲁木齐军区军事法院撤销了1961年对他的判决。次月,《新疆艺术》登出新华社记者赵全章的文章《便从今日谱新曲》。此后,王洛宾的歌曲以歌曲集的形式一本接一本地出版发行出来,他的歌曲在音乐会上频频亮相,在国内外广为流传,而王洛宾本人则被人们敬称为“西北歌王”、“民歌之父”。

1980年,为乌鲁木齐市文工团创作歌剧《奴隶的爱情》。

1981年,新疆军区召开平反大会,为他恢复名誉和军籍,王洛宾终于重新穿上了军装,任新疆军区文工团艺术顾问。

1983年,甘肃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洛宾歌曲集》。

1986年,新疆军区政治部、新疆音乐家协会联合为他举办《人民音乐家王洛宾作品音乐会》,首次向社会全面介绍他的音乐作品,并且授予他“人民音乐家”这一光荣称号。新疆人民出版社为他出版英汉对照《在那遥远的地方》《丝路情歌》歌曲集。

1988年,王洛宾离休,享受副师级待遇。

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6年1月6日,因患胆囊腺癌入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治疗。在住院期间谱写了人生最后两首歌曲《歌唱万青年》《人生之路》。2月18日,应邀为集邮爱好者题词:“愿透过歌曲带给人们美的享受”。3月4日,王洛宾在病榻前就荣誉权、著作权和继承权等问题立下遗嘱。3月14日零时40分,因患胆囊腺癌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3岁。3月20日,王洛宾追悼会在乌鲁木齐隆重举行。5月28日,王洛宾墓碑落成暨骨灰安放仪式在北京金山陵园举行。

人物评价

中国兰州网:王洛宾的歌曲优美、舒展,深受群众喜爱且富有民族风味。他创作、改编的《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亚克西》、《达板城的姑娘》《萨拉姆毛主席》等在中国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其中许多歌曲被编入大学声乐教材。

王洛宾作为一名卓越的民族音乐家,洛宾先生从三十年代起就以满腔的爱国激情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和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事业,创作了大量高亢奋进、鼓舞中华民族革命斗志的音乐作品,许多歌曲为爱国军民广为传唱。中国全国解放后,作为一名革命军人,他又谱写了大量歌颂人民子弟兵、歌颂领袖、人民和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成为时代的旋律、民族的心声和巨大的精神力量。

中国新闻网: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为传播和发展中国的西部民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民晚报:我们向王洛宾们学习什么》):王洛宾扎根西北,把他的青春、才华,甚至整个生命都献给了西北民歌。即使在遭遇不幸和磨难时,他都无怨无悔。如今现存的几百首西北民歌中,绝大多数是经王洛宾抢救、挖掘、传承、创作和编配的。

人民网(《传歌者王洛宾》):王洛宾挖掘西部民歌之功,可谓历史性的贡献。大部分少数民族民歌本身的形态,其实并不适宜广泛流传,王洛宾所改编的民歌最大特点就是,极具本民族音乐的特点又赋予汉族诗歌的神韵,优美动听,朗朗上口。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王洛宾】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王洛宾 小编为您整理王洛宾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人物明星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