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青岛法海寺

时间:2024/11/20 2:16:12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青岛法海寺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境内,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青岛地区较为古老的一座寺院,属于佛教临济派的寺院。法海寺现占地12亩,共前后两院,前院为大雄宝殿,左为观音殿,右为地藏殿;后院为三圣殿,左为藏经楼,右为送子观音殿。寺庙中可以独立坐禅,允许“挂旃”、自由收徒,是传戒的丛林寺院;法海寺于每月的初一、十五做香赞,从明代开始对外进行“祈晴”、“祈雨”活动。

  • 别名: 法海寺,法海禅寺
  • 官方网站: 点击查看
  • 门票参考: 免费
  • 开放时间: 全天
  • 建议游玩时间: 1~3小时
  • 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
  • 所在地/隶属: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源头社区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法海寺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境内,因纪念创建该寺的法海大师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青岛地区较为古老的一座寺院。据法海寺内元泰定三年所立《重修法海寺碑》记载:法海寺为魏武皇帝创建,宋嘉佑二年重修,清康熙五十二年也有碑记载重修的经过。最后一次重修是民国二十三年,解放后青岛市人民政府也曾拨款维修过。

寺庙现状

现法海寺是1934年重修后的规模,占地12亩,重修时拆除八蜡殿、娘娘殿,并将该寺分为前后两院。

前院建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及佛教文化艺术展室,砖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建筑,琉璃瓦,无斗拱。两侧及门前各有一颗距今约1500余年的高大银杏树,有碑亭两座,西为元泰定三年(1326年)重修碑,东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修碑。

大雄宝殿建在1米多高的夯土台上,殿高6米,重梁起架,前出檐,朱漆4柱,雀替撑顶,花岗岩柱座,鼓形,黄绿色琉璃砖雕甍,高40厘米,镂空云龙,两端饰“螭吻”,檐角装饰“嘲风”,顶披黄绿色琉璃瓦,砖木结构,为单檐无斗拱歇山式建筑,内供释迦牟尼,旁供阿弥陀佛、药师佛。

后院建三圣殿、东西配殿及相配套的服务设施。后殿5间,是单檐硬山式建筑,中供释迦牟尼,东为观音菩萨,西为地藏王菩萨,墙上绘有释迦牟尼苦难经历的壁画,殿堂外檐下,有“清”、“规”二字的大石碑并列左右,殿门东墙上镶有一块汉白玉的庙规碑,庙规共有六条。僧寮共20间,前院16间,后院4间。

山门外南院墙的东端建殿堂3间,内祀龙王,西面建殿堂3间,内祀关帝。这两处殿堂属地方庙,委托法海寺代管。整个寺院围墙周长293米,全寺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

另外,在法海寺中还有一尊时代久远的石像——佛教的吉祥物赑屃,距今也有1600余年的历史,已被列为省重点保护文物。石像位于银杏树下,长约一米半,宽约一米,看上去像一尊石龟。“这就是法海寺的另一景,它不是龟,而是佛教的吉祥物赑屃。这个石像有1600余年的历史,如今已被列为省重点保护文物。

东跨院内有一株相传明万历年间寺内僧人栽的柿子树,寓意“万事如意”。前院东西两侧建立了展室,重点介绍了佛教从印度起源后,在西汉之际传入中国,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为中国社会所认识、接受,并最终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协调发展,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墓塔鼎立

法海寺西侧有三座墓塔鼎立,有元代泰定年间的圆通和尚寿塔、明代永乐年间的广进和尚寿塔、玉柱和尚寿塔。此外,还有明代永乐六年(1408年)的广进和尚塔铭,今已无存。法海寺为佛教临济派,寺庙坐禅、挂单、收徒,是崂山境内唯一传戒的丛林寺。寺僧早晚诵经,有木鱼、磬、小钹、碰钟、吊钟伴诵。乡民办丧事,只要送香火钱,便在庙内诵经祈祷,寺僧不去民家作法事。

1980年春,寺前出土一批残缺不全的石造像,头、肢体共120余件,有一佛像的长方形底座上镌有“大齐武平二年岁次辛卯”,得知这些佛像是造于北齐后主高纬武平二年,即公元571年。这批石造像埋于1.5米深的地下,均为项东、胸南向有顺序地排列,发现后未全部挖掘出来,尚有部分埋于地下。出土的石造像应是寺庙原来的供神,关于被毁原因,认为是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会昌灭法”时被毁。

实用信息

交通指南

乘坐106、109、111、312、372至源头站,即可到达。

门票价格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对外开放

随后青岛市宗教局,市佛教协会研究,及时成立了法海禅寺管理组织,其主要成员:心见、心了、无假三位比丘,并于2009年5月11日正式接管法海禅寺。2001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

历史沿革

青岛法海寺寺始建于北魏,宋嘉祐二年(1057年)、元延祐二年(1315年)、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皆重修过,最后一次重修是1934年。

法海寺创建时的规模及供佛殿堂已无可稽考。元延祐二年重修后大体格局是:“首创法堂五间,前后六楹七柱,既塑释迦如来,兼饰观音一堂,金碧灿然,功勋备矣。然后创建云堂、耳室、僧寮四十间,为当代之宏观。”清康熙五十二年重修后,建有八蜡殿祀三皇玉帝,娘娘殿祀三肖女,后殿祀释迦牟尼。

法海寺原住持之和尚于1949年青岛解放前去世,其弟子方真亦于青岛解放后还俗,该寺一度荒废。

1955年2月,青岛湛山寺和尚纯智来该寺任住持,直至1965年,1956年青岛市人民政府曾拨专款对该寺进行修葺,直到1966年该寺仍十分完好。

“文化大革命”中,法海寺遭到破坏,仅存大殿1座、门楼1个,且已破损不堪,其余房屋大多倒塌拆除。

1982年,法海寺被列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6月,青岛市人民政府拨专款对法海寺进行修复,历时半年,于1994年底完工,重修后的法海寺基本保持了法海寺的原貌,并于1995年对外开放。

2006年,法海寺被列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城市琴淑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青岛法海寺】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青岛法海寺 小编为您整理青岛法海寺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