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文体娱乐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梦狼》

时间:2024/11/18 21:19:16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梦狼》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记录在《聊斋志异》卷八中,其揭露了封建社会贪官污芰的凶残面目。作品把官吏漫画化为虎狼,这是十分形象而恰切的比喻,是对封建社会官吏的写照。在作者看来,封建官吏的如虎似狼,是那个时代社会矛盾的产物,是难于根治的,也不是廉明的官吏所能免除的。
  • 中文名: 梦狼
  • 作者: 蒲松龄
  • 创作时间: 清代
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梦狼,选自《聊斋志异》第八卷。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另有相关同名电视剧和电影等。

内容介绍

原文

白翁,直隶人[1]。长子甲筮仕南服[2],二年无耗。适有瓜葛丁姓造谒[3],翁款之。丁素走无常[4]。谈次,翁辄问以冥事,丁对语涉幻;翁不深信,但微哂之。

别后数日,翁方卧,见丁又来,邀与同游。从之去,入一城阙,移时,丁指一门曰:“此间君家甥也。”时翁有姊子为晋令,讶曰:“乌在此?”丁曰:“倘不信,入便知之。”翁入,果见甥,蝉冠豸绣坐堂上[5],戟幢行列[6],无人可通[7]。丁曳之出,曰:“公子衙署,去此不远,亦愿见之否?”翁诺。少间,至一第,丁曰:“入之。”窥其门,见一巨狼当道,大惧,不敢进。丁又曰:“入之。”又入一门,见堂上、堂下,坐者、卧者,皆狼也。又视墀中[8],白骨如山,益惧。丁乃以身翼翁而进[9]。公子甲方自内出,见父及丁,良喜。少坐,唤侍者治肴蔌[10]。忽一巨狼,衔死人入。翁战惕而起[11],曰:“此胡为者?”甲曰:“聊充庖厨[12]。”翁急止之。心怔忡不宁,辞欲出,而群狼阻道。进退方无所主,忽见诸狼纷然嗥避,或窜床下,或伏几底。错愕不解其故[13],俄有两金甲猛士努目入,出黑索索甲[14]。甲扑地化为虎[15],牙齿巉巉[16],一人出利剑,欲枭其首[17]。一人曰:“且勿,且勿,此明年四月间事,不如姑敲齿去。”乃出巨锤锤齿,齿零落堕地。虎大吼,声震山岳。翁大惧,忽醒,乃知其梦。心异之,遣人招丁,丁辞不至。翁志其梦,使次子诣甲,函戒哀切。既至,见兄门齿尽脱;骇而问之,则醉中坠马所折,考其时,则父梦之日也。益骇。出父书。甲读之变色,为间曰:“此幻梦之适符耳,何足怪。”时方赂当路者[18],得首荐[19],故不以妖梦为意。弟居数日,见其蠹役满堂[20],纳贿关说者中夜不绝,流涕谏止之。甲曰:“弟日居衡茅[21],故不知仕途之关窍耳[22]。黜陟之权[23],在上台不在百姓[24]。上台喜,便是好官;爱百姓,何术能令上台喜也?”弟知不可劝止,遂归告父,翁闻之大哭。无可如何,惟捐家济贫,日祷于神,但求逆子之报[25],不累妻孥。

次年,报甲以荐举作吏部[26],贺者盈门;翁惟欷歔,伏枕托疾不出。未几,闻子归途遇寇,主仆殒命。翁乃起,谓人曰:“鬼神之怒,止及其身,祐我家者,不可谓不厚也。”因焚香而报谢之。慰藉翁者,咸以为道路讹传,惟翁则深信不疑,刻日为之营兆[27]。而甲固未死。先是,四月间,甲解任[28],甫离境,即遭寇,甲倾装以献之。诸寇曰:“我等来,为一邑之民泄冤愤耳,宁专为此哉!”遂决其首。又问家人:“有司大成者谁是?”司故甲之腹心,助桀为虐者[29]。家人共指之,贼亦杀之。更有蠹役四人,甲聚敛臣也[30],将携入都。——并搜决讫,始分资入囊,骛驰而去。

甲魂伏道旁,见一宰官过,问:“杀者何人?”前驱者曰:“某县白知县也。”宰官曰:“此白某之子,不宜使老后见此凶惨,宜续其头。”即有一人掇头置腔上,曰:“邪人不宜使正,以肩承颔可也[31]。”遂去。移时复苏。妻子往收其尸,见有余息,载之以行;从容灌之,但受饮。但寄旅邸,贫不能归。半年许,翁始得确耗,遣次子致之而归。甲虽复生,而目能自顾其背,不复齿人数矣。翁姊子有政声,是年行取为御史[32],悉符所梦[33]。

异史氏曰:“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34]。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35]!夫人患不能自顾其后耳;苏而使之自顾,鬼神之教微矣哉[36]!”

邹平李进士匡九[37],居官颇廉明。尝有富民为人罗织[38],门役吓之曰:“官索汝二百金,宜速办;不然,败矣!”富民惧,诺备半数。役摇手不可,富民苦哀之,役曰:“我无不极力,但恐不允耳。待听鞫时,汝目睹我为若白之,其允与否,亦可明我意之无他也。”

少间,公按是事[39]。役知李戒烟,近问:“饮烟否?”李摇其首。役即趋下曰:“适言其数,官摇首不许,汝见之耶?”富民信之,惧,许如数。役知李嗜茶,近问:“饮茶否?”李颔之。役托烹茶,趋下曰:“谐矣!适首肯,汝见之耶?”既而审结,富民果获免,役即收其苞苴[40],且索谢金[41]。呜呼!官自以为廉,而骂其贪者载道焉。此又纵狼而不自知者矣[42]。世之如此类者更多,可为居官者备一鉴也。

又,邑宰杨公,性刚鲠,撄其怒者必死;尤恶隶皂,小过不宥。每凛坐堂上,胥吏之属无敢咳者。此属间有所白,必反而用之。适有邑人犯重罪,惧死。一吏索重赂,为之缓颊。邑人不信,且曰:“若能之,我何靳报焉!”乃与要盟。少顷,公鞫是事。邑人不肯服。吏在侧呵语曰:“不速实供,大人械梏死矣!”公怒曰:“何知我必械梏之耶?想其赂未到耳。”遂责吏,释邑人。邑人乃以百金报吏。要知狼诈多端,少释觉察,即为所用,正不止肆其爪牙以食人于乡而已也。此辈败我阴骘,甚至丧我身家。不知居官者作何心腑,偏要以赤子饲麻胡也!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1]直隶:旧省名。明永乐初,建都北京,称直隶北京的地区为北直隶,称直隶南京的地区为南直隶。清初以北直隶为直隶省。辖有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及河南、山东小部分地区。

[2]筮(shì士)仕南服:在南方做官。《左传·闵公元年》:“初,毕万筮仕于晋。”筮,用蓍草占卜。古人出外做官,必先占卜吉凶;后因称入官为“筮仕”。南服,古代王畿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远近分为五等地带,称为五服。因称南方为南服。

[3]瓜葛:喻远戚。

[4]走无常:旧时迷信所谓当阴差。

[5]蝉冠豸(zhì制)绣:此指穿着官服。蝉冠,以貂尾蝉纹为饰之冠,古代贵官所着。豸绣,绣有獬豸的官服。《晋书·舆服志》:“或说獬豸,神羊,能触邪佞。”官服绣有獬豸图案,象征公正无私,为御史和其他司法官员的服饰。

[6]戟幢(jǐ zhuàng)行(háng杭)列:指成行排列于堂前的仪仗。戟,指“綮戟”或“棨戟”,套有赤黑缯衣之戟,用作仪仗。幢,古时作为仪仗用的以羽毛为饰的旌旗。

[7]无人可通:意谓官仪威严,私谊无人转达。

[8]墀(chí迟):堂前台阶上面的空地。又指台阶。

[9]翼:遮蔽、掩护。《史记·项羽本纪》:“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0]肴蔌(sù速):菜肴。

[11]战惕:惊惧的样子。

[12]聊充庖厨:略供厨房使用。庖厨,厨房。

[13]错愕:仓卒惊愕。

[14]黑索:即纆索,官府捆绑犯人的绳索。

[15]甲: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补,原缺。

[16]巉巉:山岩高峭险峻,借以形容牙齿尖锐锋利。

[17]枭(xiāo销)其首:斩其头。枭首,旧时酷刑,斩头而悬挂木上。

[18]当路者:即当道者,指掌大极的人物。

[19]得首荐:取得优先荐举擢升的资格。荐,荐举,指保举调京考选。明清时代每三年考察外宫政绩,叫“大计”。大计优异者,荐举擢升新职。

[20]蠹役:害民的吏役,对衙门差役的贬称。蠹,蛀虫,喻枉法敛财。

[21]衡茅:衡门茅舍,平民所居的陋室。衡门,横木为门。

[22]关窍:犹言“诀窍”。

[23]黜陟(zhì治):指官吏的罢黜和提升。陟,擢升。

[24]上台:犹言上官。

[25]逆子之报:指白甲应该得到的报应。逆子,忤逆之子。报,果报、报应。

[26]作吏部:此指为吏部属官。明清时州县官内调各部,一般补授主事、员外郎之类的官职。

[27]营兆:卜寻墓葬之地。兆,墓地。

[28]解任:卸任;此指解除原官上调。

[29]助桀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桀,夏末暴君。

[30]聚敛臣:代长官搜刮钱财的帮凶。臣,奴仆。《礼记·大学》:“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郑玄注:“国家利义不利财。盗臣损财耳,聚敛之臣乃损义。”

[31]以肩承颔(hàn汗):用肩部承接下巴,使其头脸侧向。颔,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作“领”。

[32]行取:明代制度,按照规定年限,州县官经地方高级官员的保举,可以调京,通过考选,补授科道或部属官职,称为“行取”。

[33]悉符所梦:前谓梦其甥“蝉冠豸绣”,今果然补投御史,故谓“悉符所梦”。

[34]比比:到处皆是。

[35]猛于虎:比虎还凶猛,此谓贪吏甚至比贪官凶狠。《礼记·檀弓下》:“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36]微矣哉:多么奥妙啊!微,幽深、精妙。

[37]邹平:县名,在今山东省。

[38]为人罗织:被人诬陷。罗织,虚构罪名,进行陷害。

[39]按:审讯。

[40]苞苴:行贿的财物。《荀子·大略》:“苞苴行与?谗夫兴与!”《注》:“货贿必以物包裹,故总谓之苞苴。”

[41]谢金:酬谢的小费。

[42]纵狼:喻放纵吏役作恶。

白话译文

白翁是河北人。大儿子白甲,在江南做官,一去两年没有消息。正巧有位姓丁的远亲,来他家拜访,白翁设宴招待他。这位姓丁的平日常到阴间地府中当差。谈话间,白翁问他阴间事,丁对答了些虚幻不着边际的话;白翁听了,也不以为真,只是微微一笑罢了。

别后几天,白翁刚躺下,见到了丁姓亲戚又来了,邀请白翁一块去游历。白翁跟他去了,进了一座城门。又走了一会,丁指着一个大门说:“这里是您外甥的官署。”当时,白翁姐姐的儿子,是山西的县令。白翁惊讶地说:“怎么在这里?”丁说:“如果你不信,就进去看个明白。”白翁进了大门,果然见外甥坐在大堂上,头戴饰有蝉纹的帽子,身穿绣有獬豸图案的官服,门戟与旌旗列于两旁,但没有人给他通报。丁拉他出来,说:“你家公子的衙署,离这里不远,也愿去看看吗?”白翁答应了。走了不多一会儿,来到一座官府门首,丁说:“进去吧。”白翁探头向里一看,有一巨狼挡在路上,他很畏惧,不敢进去。丁说:“进去。”白翁又进了一道门,见大堂之上、大堂之下,坐着的、躺着的,都是狼。再看堂屋前的高台上,白骨堆积如山,更加畏惧。丁以自己的身体掩护着白翁走进去。这时,白翁的公子白甲,正好从里面出来,见父亲与丁某到来,很高兴。把他们请到屋里坐了一会儿,便让侍从准备饭菜。忽然,一只狼叼着一个死人跑进来,白翁吓得浑身哆嗦,说:“这是干什么?”儿子白甲说:“暂且充当疱厨做几个菜。”白翁急忙制止他。白翁心里惶恐不安,想告辞回去,一群狼挡住去路。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忽然见群狼乱纷纷地嗥叫着四散逃避,有的窜到床底,有的趴伏在桌上,白翁很惊异,不明白这是什么缘故。一会儿,有两个身着黄金铠甲的猛士闯进来,拿出黑色的绳索把白甲捆起来。白甲扑倒在地上,变成一只牙齿锋利的老虎。一个猛士拔出利剑,想砍下老虎的脑袋;另一个猛士说:“别砍,别砍,这是明年四月间的事,不如暂敲掉它的牙齿。”于是,就拿出大铁锤敲打老虎的牙齿,牙齿就零零碎碎地掉在地上。老虎痛得吼叫,声音震动了山岳。白翁大为恐惧,忽然被吓醒,才知道这是一个梦。

白翁心里总觉得这个梦很奇异,马上派人去把丁某请来,丁推辞不来。白翁把自己梦的经过记下来,让次子去拜访白甲,信中劝诫白甲的言语很沉痛悲切。次子到白甲处,见白甲门牙都掉了;惊骇地问他,说是因为喝醉酒,从马上掉下来磕掉了。细细考察一下时间,正是白翁做梦的日子,更加惊骇。他把父亲写给他的信拿出来,白甲读完信,脸色变得苍白。略沉思了一会说:“这是虚幻的梦,是偶然的巧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那时,白甲正在贿赂当权的长官,得到优先推荐的机会,所以并不以这个稀奇的梦为意。弟弟在白甲的官府中住了几天,见满堂都是恶吏,行贿通关节走后门的人,到深夜还是不断。弟弟流着泪劝谏白甲不要再这样干了。白甲说:“弟弟你自小居住在乡间土墙茅屋中,所以不了解官场的诀窍啊。官吏的提升与降职的大权,是在上司的手里,而不是在老百姓手里。上司喜欢你,你就是好官;你爱护百姓,有什么法子能使上司喜欢呢?”弟弟知道白甲是无法可劝了,就回到家里,把白甲的行为告诉了父亲。白翁听到后,悲痛大哭。没有别的法子可行,只有将其家中的财产捐拿出来周济贫苦的人,天天向神灵祈祷,求老天对逆子的报应,不要牵累到他的妻子儿女。

第二年,有人传说白甲以首荐,推举到吏部做官,前来祝贺的人挤满了门庭;白翁只有长嘘短叹,躺在床上推说有病,不愿接见客人。不久,又传闻白甲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强盗,与仆从都已丧生。白翁就起来,对人说:“鬼神的暴怒,只殃及到他自己,保佑我全家的恩德不能说不厚。”就烧香纸感谢神灵。来安慰白翁的人,都说这是道听途说的消息,但白翁却据信不疑,限定日期为白甲营造坟墓。

可是白甲并没有死。原来四月间,白甲离任调往京都,才离开县境,就遇到强盗。白甲把携带的行装,全部献出来,众强盗说:“我们到这里来,是为全县百姓申冤泄愤的,那里是专为这些东西而来的!”接着就砍下了白甲的头;又问白甲的家人:“有个叫司大成的是哪一个?”司大成是白甲的心腹,专帮他干坏事。家人都指着那个叫司大成的人,强盗们也把他处死。还有四个贪婪的衙役,是为白甲搜刮百姓钱财的爪牙,白甲准备带他们到京城。强盗们也把他们从仆从中找出来杀了,才把白甲的不义之财分了带到身上,骑马急驰而去。白甲的魂魄伏在道旁,见一位官员从这里经过,问道说:“被杀的这个人是谁?”走在前边开路的人说:“是某县的白知县。”官员说:“这是白翁的儿子,不应该叫他这大年纪见到这样凶惨的景象,应当把死者的头再接上。”立即有一个随从把白甲的头安上,并且说:“这种邪恶之人,头不应使它正当,让他用肩托着下巴就行了。”安上头就都走了。过了一些时候,白甲苏醒过来。妻子去收拾他的尸体,见他还有一点气息,就把他用车子载走,慢慢地给他灌点汤水,他也能咽下去。可是住在旅店中,穷得连路费都没有。半年多,白翁才得知儿子的确实消息,就派二儿子去把他接回来。白甲虽说是活了,但两只眼睛只能顾看自己的脊背,人们都不拿他当人看待。白翁姐姐的孩子从政声望很好,这一年被考核进京做御史。这些都和他梦中所见完全相符。

异使氏说:“我私下哀叹,天下当官的凶如老虎,为吏的恶似狼,这种情况到处都是,即使当官的不是虎,为吏的也常常是狼,何况还有比老虎更凶猛的官呢!人们苦于不能看到自己的后背;而苏醒以后却让他能看到,鬼神的劝戒是多么的精深奥妙啊!”

山东邹平有一个进士叫李匡九,做官颇廉洁贤明。曾经有一个富人,被人罗织一些罪名而送官究治,开堂之前,

门役吓唬他说:“当官的想你索取两百两银子,你要赶快回去措办。不然的话,官司就要打输了!”富人害怕了,答应给一半。门役摇摇手,表示不行。富人苦苦地哀求他,门役说:“我没有不尽力帮忙的,只怕当官的不允许罢了。等到听审时,你可以亲眼看到我为你说情,看看当官是不是允许,也可以让你明白我没有别的意思。”

过了一会,李匡九开始审理案件。差役心知李匡九最近戒烟,故意走到近前,低声地问他要不要吸烟。李匡九摇摇头表示不吸。差役便走到富人跟前说:“我才禀报说你出白银一百两,他摇头不答应,这是你亲眼见到的!”富人相信了他的鬼话,答应给二百两银子。差役知道李匡九爱喝茶,就靠近问道:“冲点茶吧?”李匡九点点头。差役又到富人跟前说:“成了。老爷点头同意了,你亲眼看见了吧!”后来案子结了,富人果然无罪释放。这位差役不但收到二百两银子,还得到额外的谢金。

唉,做官者自以为为政清廉,而骂他们贪官的大有人在。这就是自己放纵差役去作恶,如同豺狼,而自己还在稀里糊涂不自觉啊。世上这种糊涂官很多,这件事,可为一心为政廉洁的当官者,作一面镜子啊。

又有一个县令杨老先生,性情刚烈耿直,要在他生气的时候触犯了他,一定会死的。他尤其厌恶那些小的衙役,一点小的过失也不原谅。往往他凛然坐在堂上,那些小衙役们,没有一个人敢咳嗽一声的。这些下属间或要为别人在他面前说人情的话,他一定用惩办犯人的刑罚用到下属身上。正好有一个当地人犯了大罪,很怕被处死。一个小吏向他索要重额的贿赂,而为他从中说情。这个当地人信不过他,而且说道:“如果能够办到的话,我怎么会吝惜去报答你呢。”就与他订下盟约。过了一会儿,杨老先生审问这件事。当地人不肯服罪。那个小吏站在旁边呵斥他说道:“不快快从实招供,待大人用刑时整死你!”杨老先生愤怒地说:“你怎么知道我一定要用刑把他致死呢?想来是他的贿赂还没有到你的手里吧!”于是责备了小吏,而释放了那个当地人。当地人就拿出百金来报答小吏。要知道狼是诡计多端的,你稍稍地放松那么一点觉察之心,就会被它所利用,真是不止于放手让他的爪牙在乡间吃人就罢了。这帮人败坏我们阴世的功德,甚至使我们丧失身家性命。不知那些做官的是什么样的心肠,偏偏要拿老百姓去喂养残暴的麻胡。

作者介绍

蒲松龄(1640~1715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鉴赏评价

作品鉴赏

这篇小说是写一个人物的梦幻,但梦幻之中也交织着现实生活内容。小说的思想内容较为复杂,是精华与糟粕相糅。从值得肯定的方面说,小说揭露了封建社会贪官污芰的凶残面目。作品把官吏漫画化为虎狼,这是十分形象而恰切的比喻.是对封建社会官吏的写照。在作者看来,封建官吏的如虎似狼,是那个时代社会矛盾的产物,是难于根治的,也不是廉明的官吏所能免除的。为了说明这一观点,篇后还特别附录了一则“居官颇廉明”的邹平李匡九治下吏役奸诈勒索的轶事,作为“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的印证。小说借甲的话,还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政治的腐朽性。甲告诉其弟说:“弟日居衡茅,故不知仕途之关窍耳。黜陟之权,在上台不在百姓。上台喜,便是好官;爱百姓,何术能令上台喜也?”由此看来,封建政权与劳动人民之问存在着根本的对立。为官作吏者,他们所想的根本不是普通老百姓,Ifii是想着飞黄腾达,想着讨上司的欢喜而获得不断的擢升;在他们看来。“爱百姓”的清官是不会博得上司的喜欢的,终究是会被罢黜的。但是受作者的思想的局限,小说一本正经地宣示了鬼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如写白甲残民谄上而获得升迁,但最后被积怨已久的人民给予了相应的惩治,他虽然没有丧命,但颈部的重创使他成了一个畸形的歪脖子,为人所不齿。作者写这些,无非是为了宣示作恶多必将受惩这一道德教训,并阐扬神鬼果报的迷信思想。

这篇小说在写法上,继承了《礼记·檀弓》中《苛政猛于虎》以及柳宗元《捕蛇者说》的写法,而且又有所发展。《檀弓》及《捕蛇者说》只不过是把苛政、赋敛与猛虎毒蛇构成一种比较的关系而已,而这篇小说则直接把凶恶贪婪的官吏变形为虎狼,然后依据虎狼的特性来描写刻划这些官吏,这就更有助于揭示封建统治者贪残横暴的品性,更能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同时又能使读者对作品的描写获得更加具体、形象的感受。 

评价

纪晓岚:“才子之笔,莫逮万一。”冯镇峦〈读聊斋杂说〉:“聊斋非独文笔之佳,独有千古,第一议论醇正,准情酌理,毫无可驳。如名儒讲学,如老僧谈禅,如乡曲长者读诵劝世文,观之实有益于身心,*戒顽愚。至说到忠孝节义,令人雪涕,令人猛醒,更为有关世教之书。”陈廷机《聊斋志异》序:“亦以空前绝后之作,使唐人见之,自当把臂入林,后来作者,宜其搁笔耳。”鲁迅评论《聊斋志异》:“《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该弦,别叙崎人异行,出于幻灭,顿入人间;偶叙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诞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处,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是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梦狼》】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梦狼》 小编为您整理《梦狼》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文体娱乐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