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建昌马,因主产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而得名。适应性强,特别能适应山地的生态环境。
体格短小、精悍、机巧灵活,善于登山涉水,能耐劳苦,并可长途托运。
凉山州彝族地区每年都举行赛马节,使建昌马附加了更多的人文历史特色,对建昌马的品质提高也有一定的作用。
地域产地
建昌马产于四川凉山。分布于雅安地区的汉源、石棉等县和渡口市的盐边县。
品质特点
建昌马体质结实干燥。体格较小。
头稍重,多直头,眼明亮有神,耳小灵活。
颈略成水平或斜颈。
鬐甲较尻略低,亦有鬐甲与尻同高或稍高者。
胸稍窄,背平直,腰短有力,背腰结合良好,尻略短微斜。
四肢较细,肩短面立,肌腱明显,蹄小质坚,肢势一般正常,前肢间有外向,后肢多有刀状。
全身被毛短密,鬃、鬣、尾毛较多而长。
毛色以骝毛较多,其次为黑毛等色。
品种性能
建昌马成年公马平均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分别为:116.0±5.6厘米,118.2±7.2厘米,131.5±7.0厘米,15.7±1.2厘米,215.9±29.5公斤,成年母马分别为:114.1±4.6厘米,115.5±6.5厘米,129.5±6.9厘米,14.6±0.9厘米,205.3±27.5公斤。
建昌马体型较轻,机巧灵活,善走崎岖险要的山地,适于驮、乘,亦可轻挽。
建昌马为四川山地的优良品种。适应性强,特别能适应山地的生态环境。体格短小、精悍,机巧灵活,善于登山涉水,能耐劳苦,并可长途驮运,为山区重要役畜。
生长环境
产区地处川西南横断山脉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表起伏大,高差悬殊。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谷地到山顶呈现了亚热带到亚寒带的各种明显的垂直气候带。
马的分布以浅山暖温带(海拔1500~1800米,年平均气温14~17℃)、中山温带(海拔1800~2200米,年平均气温13~15℃)和高山寒温带(海拔2200~2500米,年平均气温8~11℃)较多,河谷亚热带(海拔150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17~20℃)和高山亚寒带(海拔26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8℃)分布较少。
产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干季和雨季分明。
气温低,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蒸发量大,全年盛行偏南风。
年降水量,高山、高原地区多于平坝、河谷地区,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约68%。
水源以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为主。
河谷坝区土壤多为冲积土,土质肥沃,农产品丰富;山地黄壤土、红壤土分布广泛,植被以禾本科较多,豆科、莎草科及其他杂类草也有一定的比例。
这些都为建昌马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养殖历史
凉山彝族养马赛马的历史可能相当久远,彝族史诗《勒俄特依》这样说道:远古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在滇池北边有一情人,滇池南边有一情人,他经常骑一匹神马奔走于南北方的两个情人(有的传说是他妻子)之间,两个女人都想留住他。其中一人将神马翅膀剪了一些,结果支格阿龙掉人滇池中。另外有一些彝文古籍和神话传说,也经常提到马的事情。
“建昌马”在多山多谷的彝区,当然不同于茫茫的大草原。彝山的羊肠小道相当险恶,一不小心失足则跌下万丈深渊,“建昌马”可以说小巧玲珑,行动敏捷,跑起山路来又快又稳当。假如让身材高大的蒙古马在彝区山路上奔跑那绝对凶多吉少。所以,方志和游记中对“建昌马”有所称颂。《小方壶与地丛钞》:“南中民俗以牧畜为富,故马独多。”“黔马小而习险,其行步收敛,不敢放蹄,故蹀峻驰危,稳骤不蹶,水西乌蒙马最良。”《滇行纪程》“滇中多良骑,质小而蹄健,登危蹬若平地,故水西之骏,滇黔多之贵。”《黔书》:“水西之马状甚美,前视鸡鸣,后啁犬蹲,隔阔膊厚,腰平背圆,体卑而力劲,质小而德全,登山越岭,逐电尔云,有马如此,不可谓不良也。”“建昌马”在汉代又称“榨马”。《史记》:“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榨马、焚僮、牦牛,以此巴蜀殷富。”“榨”当时指凉山东北部的甘洛、汉源一带。唐《蛮书》:“乌蛮,……邑落相望,牛马被于野。”“土多牛马,无布帛,男女悉披牛羊皮。”
山区交通不便,常利用马骑乘或驮运物资,近年还用于挽车。除供当地需用外,还运销外地,凉山地区原属宁远府。据民国《宁属调查报告汇编》记载,宁属之马约有15万匹,每年外销6~7千匹,出入宁属均以马锅头(赶马帮的人)是赖,入市交易无不乘马,民家可无一牛,但必有一马,极贫之家,功;必养驴,以代人力。由于当地社会经济的需要,促进了建昌马的发展。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爱吃不胖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建昌马】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