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桃叶山在宣化山的东南面,山下当年是白浪滔天的滚滚长江,此段江面当时称为扬子江。民间传说晋元帝时扬子江江边的桃叶山,山上和山下江岸栽满了桃树,桃树枝繁叶茂,苍翠欲滴,游人往往流连忘返,桃叶山因桃树叶多且美而得“桃叶山”名。
春天桃花盛开时漫山遍野,山上和山下江岸的桃花姹紫嫣红,每当风起的时候就会有接连不断的桃叶,桃花轻浮水面,被风吹得四处飘零,来往两岸撑船的艄公望着那江边浮泛的桃叶,桃花,笑谓之“桃叶渡江也,桃叶也渡江”自此“桃叶渡”之名在艄公和民间流传,也和离它不远的晋朝著名古渡“宣化渡”区分开来。那时浦口东门“桃叶渡”还只能算是一个野渡。
到了东晋中期,南京东门“桃叶渡”声名鹊起,名声大振,桃叶渡的身份也从野渡,摇身一变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渡口。让浦口东门“桃叶渡”优雅转身的人是晋元帝30年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诗人”王献之 和他的爱妾桃叶,桃根姐妹俩。
传说王献之写了四首《桃叶歌》史籍亦称《桃叶词》,是这样的:“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 桃叶歌 “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桃叶山虽不高,凭借王献之的歌词得以跻身天下名山之列。桃叶渡”也得以成为千古流传的著名渡口。
东晋二百年年后,“东门桃叶山”,“东门桃叶渡”真正站在中国历史前沿。二十岁的晋王杨广(隋炀帝)率五十一万八千大军在这里筑城为他的“平陈伟业”做最后准备。结果,晋王杨广的大军如愿以偿,攻城掠地,势如破竹,一统中国,为他日后成为隋皇帝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缅怀这次重大历史事件,为了纪念隋炀帝杨广的“平陈伟业”明朝人在“东门桃叶山”上建“晋王祠”立“晋王塔”“东门桃叶山”“东门桃叶渡”此刻也华丽转身,变成“晋王山”“晋王渡”。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岁月静好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南京桃叶渡】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南京桃叶渡 小编为您整理南京桃叶渡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