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人物明星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罗洪先

时间:2024/11/18 13:04:12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罗洪先(1504年—1564年),字达夫,号念庵,是明代著名的地图学家、理学家,亦是姓罗的有名的历史人物,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罗洪先一生的主要成就在理学和地图学方面,在文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尤以地图学贡献卓著。他精心绘制的两卷《广舆图》,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分省地图集。他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他一生钦服王阳明之事功与学问,门人众多,其学术也主要以阳明之学为主,是影响江西阳明理学的关键人物。他著有《念庵集》22卷,收录于《四库全书》;另有《冬游记》、《广舆图》传世。

  • 中文名: 罗洪先
  • 别号名称: 罗达夫,罗念庵
  • 出生日期: 1504年(甲子年)
  • 性别: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江西吉水
  • 生肖:
  • 去世日期: 1564年
  • 代表作品: 念庵集,冬游记
  • 主要成就: 绘成《广舆图》
详细介绍

人物简介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主要经历

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迁左春房赞善。被罢归后,终日著书讲学。卒后赠光禄少卿,谥文庄。著有《念庵集》二十二卷,《冬游记》一卷。嘉靖二十四年(1545),微服访黄门祝咏于衡阳,携门人王托等游南岳,登祝融峰,游青玉坛,宿上封寺,交友高台寺。现存高台寺的状元松,志载为他与名僧楚石共植,至今传为佳话。于方广寺逗留七日,瞻仰二贤寺,缅怀朱张。在南岳写诗二十来首,文数篇。

罗洪先是官员家庭出身,自幼端重,不为嬉戏,从小立志要当学者。嘉靖五年(1526),罗洪先参加乡试中举人,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会试,殿试第一中状元,授修撰。当时明世宗迷信道教,求长生,政治极为腐败。罗洪先看不惯朝廷的腐败,即请告归。嘉靖十八年(1539),他出任廷官,因联名上《东宫朝贺疏》冒犯世宗皇帝而被撤职。从此罗洪先离开官场,开始了学者的生活。

他自归家务农之后,隐居山间,更加专心致志地考究王阳明心学,闭门谢客,默坐一榻,三年不出户。他甘于淡泊,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骑马练弓、考图观史,上至天文、礼乐、典章、阴阳、术数,下至地理、水利、边塞、战阵、攻守,无不精心探究。

罗洪先一生的主要成就在理学和地图学方面,在文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尤以地图学贡献卓著。他精心绘制的两卷《广舆图》,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分省地图集。罗洪先在绘制地图方面的建树,不但为我国地图的绘制和地理科学作出了贡献,而且为国际的同行所瞩目,在世界地图绘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贡献影响

文学主张

他的文学主张,在文学实践的过程中有三次较大的变化。开始他效法李梦阳,反对虚浮的台阁体,提倡复古;但后来渐觉复古派一味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专从字句上去摹拟古人,即使作家思想受到束缚,又使作品脱离现实,便自觉放弃了这种文学主张,加入唐顺之、归有光等唐宋派的行列,主张为文“开口见喉咙”,反对摹拟古人,反对摹拟古文。他写的诗文既摆脱了拟古派一味摹拟古人的痕迹,又无唐宋派的那种道气。

诗词作品

游黄山题汤院壁

紫翠林中便赤足,白龙潭上看青山。

药炉丹井知何处,三十六峰烟月寒

拜靖节墓

久憎折腰事,再拜向高坟。

东晋非前日,南山还暮云。

将持斗酒酹,更以挽歌闻。

不饮缘何事,低回心已醺。

理学成就

罗洪先在理学方面,属江右王门学派,曾师事王门学者黄宏纲、何廷仁,研究王守仁“致知”之旨。罗洪先的思想演变是围绕王守仁“致良知”说展开的。嘉靖四十三年(1564),罗洪先去世,享年61岁,诏赠光禄少卿,谥文恭。他著有《念庵集》22卷,收录于《四库全书》。另有《冬游记》、《广舆图》传世。

其他信息

史籍记载

《明史.儒林二》记载:

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循,进士。历兵部武选郎中。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馀人素出刘瑾门,循罢其管事。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循历知镇江、淮安二府,徐州兵备副使,咸有声。

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嘉靖八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外舅太仆卿曾直喜曰:「幸吾壻成大名。」洪先曰:「儒者事业有大於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亲孝。父每肃客, 洪先冠带行酒、拂席、授几甚恭。居二年,诏劾请告逾期者,乃赴官。寻遭父丧,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继遭母忧,亦如之。

十八年简宫僚,召拜春坊左赞善。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後,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羣臣朝贺。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百馀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洪先归,益寻求守仁学。甘淡泊,鍊寒暑,跃马挽强,考图观史,自天文、地志、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阵攻守,下逮阴阳、算数,靡不精究。至人才、吏事、国计、民情,悉加意谘访。曰:「苟当其任,皆吾事也。」邑田赋多宿弊,请所司均之,所司即以属。洪先精心体察,弊顿除。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流寇入吉安,主者失措。为画策战守,寇引去。素与顺之友善。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

洪先虽宗良知学,然未尝及守仁门,恒举易大传「寂然不动」、周子「无欲故静」之旨以告学人。又曰:「儒者学在经世,而以无欲为本。惟无欲,然後出而经世,识精而力钜。」时王畿谓良知自然,不假纤毫力。洪先非之曰:「世岂有现成良知者耶?」虽与畿交好,而持论始终不合。山中有石洞,旧为虎穴,葺茅居之,命曰石莲。谢客,默坐一榻,三年不出户。

初,告归,过仪真,同年生主事项乔为分司。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洪先拒不听。乔微讽之,厉声曰:「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江涨,坏其室,巡抚马森欲为营之,固辞不可。隆庆初卒,赠光禄少卿,諡文庄。

趣闻轶事

会仙桥

会仙桥位于水镜台西,面积大约200平方米,是古晋祠的露天剧场。古人看戏,不像今人坐在一排排井然有序的剧场内,而是露天站着看,栏杆上、桥上及各种建筑物上,只要能看到舞台表演的地方,都站满了观众。中轴线的第二个建筑物是一座桥,横跨于晋水上游的智泊渠。

传说明朝嘉靖进士第一人——翰林院罗洪先,他为官清正(和奸臣严嵩为儿女亲家),农历四月十四日游晋祠于桥上,见一妇人,罗洪先不禁叹曰:“世间人说西施美,余视此妇胜西施。”妇羞怒,竟发功力使板桥突然起火,罗洪先差点跌入渠里,再看女子,早已不见。远远望去,却突然出现在悬瓮山上,罗又自言自语道:“你若真是仙女,让我再仔细看你一眼。”没等说完,只见悬瓮山摇摇欲坠,东移数步。罗大为惊恐,方知非同小可,信手写了诗一首:

悬瓮山中一脉情,龙蟠虎伏隐真明,水飘火劫山步移,五十年来帝母临。

这块诗碑至今还留在圣母殿前。此诗与传说无关,后人不解其意而已,其实作者是在暗示圣母殿的创建年代。民间对罗洪先传说颇神:“瓜皮写字尚未干,不在云南在四川。”

悬笔碑之谜

在太原晋祠圣母殿右侧的走廊里有一方十分著名的碑--“悬笔碑”。碑高1.46米,宽0.72米,上面是三行宛如落花飞雪、骤雨飘风的草书:

悬瓮山中一脉清,龙蟠虎伏隐真明。

水飘火劫山移步,

五十年来帝母临。

后面是落款“戊午年洪先悬笔”,并有“宛城郜焕元摹勒上石”九字。几百年来,它吸引了多少墨客骚人,为它流连忘返,多少游客因未能得到一张碑文的拓片而怅然归去。

为什么这块碑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论书法,这块碑的确可以当得起《晋祠铭》上所赞:“体势悠扬,宛如骤雨飘风,落花飞雪,锐不可当”。字里行间,透露出一派天马行空,纵横万里的气象,又有一种超然出尘,无牵无羁的韵味。

论作者,乃是明朝著名的学者罗洪先,也是大大有名的人物。罗洪先生活在严嵩擅权的年代,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态度,去研究学问。他从小就仰慕王守仁,《明史.儒林传》上说他十五岁读王守仁《传习录》,“欲往受业”,因父阻未成。罢官后即一心治学,在继承王守仁“致良知”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不少新的见解。积十年之功,殚精竭虑,增补元人朱思本《舆地图》汇成《广舆图》一书。由于他道学精深,多半又有些奇行异举,被民间视为“得道仙人”,他的字,也因此带了“仙气”,受到欢迎。这也是此碑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是,这块碑上的诗究竟写得是什么意思,却一直没有人能说得清。那些“水飘火劫山移步”的词句在说些什么?这个传奇般的人物又是如何写下这首玄妙的诗的?几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却始终没人能解开这个谜。

也许这才是这块悬笔碑真正的魅力之源。

流传故事

有这样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据说,罗洪先云游天下,来到晋祠的会仙桥头,见对岸有一个美丽的少妇,不觉吟道“世人都说西施好,余视此妇胜西施”。哪知此妇是仙人所化,怒他口齿轻薄,一把火烧掉了木桥以示*告。可罗洪先执迷不悟,绕道追到山脚下。仙人一怒,把山向前移了几步,罗洪先这才知道是仙人来点化他。于是皈依仙道,终成正果。后世道教尊称为“罗真人”。加之此诗是以瓜皮书于圣母殿壁,民间又有了“罗洪先瓜皮写字未干,不到湖广,即到四川"的歌谣。

故事是美丽动人的,而且似乎暗合诗中“火劫山移步”的字样,倒退几百年,可以算是个完美的解释了。可是,现代人却需要真实科学而非美丽虚幻。那么,这首诗到底在说些什么呢?

关键的句子在于“水飘火劫山移步”。罗洪先作诗是“戊午年”,即嘉靖三十七年(1558),据《太原县志》记载,八年后,“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晋祠山移,既而市楼火。”于是当地人以为罗洪先事有前知,“竟应诗言”,果真是“山移火劫”,啧啧称奇。

其实晋祠一带山峦历史上曾多次“移步”:明万历四年(1577),康熙四十二年(1704)四月初六等,特别是《太原县志》上记载的,明正德元年(1506)六月,闲居寺山的一次“移步”极应引起注意。所谓“山移步”是古人不了解地球的地壳运动,可能把地震和自然风化等引起的岩石崩落当成了山在“移步”。闲居寺山在晋祠以南三里,与悬瓮山一脉相连。巧的是,山移的这一年,与罗洪先游晋祠的“戊午年(1558)正好相距五十二年,正合后句“五十年来帝母临”中“五十”的虚指。

这绝不仅仅是巧合——从《明史.儒林传》中的寥寥几笔,我们已知罗洪先是一个精通专业的地理学家。他弃官而遍游天下,一方面固然是出于对官场的无奈而超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做为一个地理学家,他正好有机会去搜集第一手资料,充实著作的科学依据。而五十年前的这场变故,目睹者都还健在,他不可能不有所闻,有所感。

罗洪先面对晋祠的山水文物,想起它已历尽的千年沧桑:三家分晋,水灌智伯;盛唐惊变,火烧晋阳;还有五十年前那场“山移步”的巨变,他身为一个科学家,却无法解释这样的奇异现象,正如一百多年以后,牛顿无法解释天体第一次运动的力的来源。牛顿求助于他的“上帝”,用“科学”论证了“上帝”的存在;而罗洪先也诚惶诚恐地断定——“五十年来帝母临”,只有神力才能做到这些,不由得感慨万端,这里真是:“龙蟠虎伏隐真明”啊!

悬笔碑之谜到此可算是真相大白了。当然,美丽的故事还要长久地流传下去,还会变得更加美丽动人。正如为了弥补生活的缺憾,虚幻而美丽的戏剧永盛不衰。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精灵世界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罗洪先】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罗洪先 小编为您整理罗洪先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人物明星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