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人物明星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胡应麟

时间:2024/9/17 2:34:48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胡应麟(1551年-1602年),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城北隅人,明代万历丙子举人,是明代中叶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文艺批评家、诗论家,明中后期“末五子”之一。胡应麟广涉书史,学问淹博,著述宏富,在学术上,尤其在史学、文学、及古籍版本鉴别上的成就很为突出;其四处搜罗典籍,孜孜不倦数十载,所藏书约四万余卷。胡应麟的代表作有诗论专著《诗薮》,诗文集《少室山房集》,论学专著《少室山房笔丛》等。
  • 中文名: 胡应麟
  • 别号名称: 胡元瑞
  • 出生日期: 1551年
  • 性别:
  • 国籍: 明代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
  • 去世日期: 1602年
  • 代表作品: 《诗薮》,《少室山房集》,《少室山房笔丛》
  • 主要成就: 创立“兴象风神”之观点
详细介绍

人物简介

胡应麟,父僖,历官刑部主事、湖广参议、云南佥事。5岁读书成诵,9岁从乡间塾师习经学,特爱古文辞。稍长,能撰各体诗篇。16岁入庠为秀才。明万历四年(1576)乡试中举。会试不第。曾随父北上南下,沿途吟咏,见者激赏。所交皆海内贤士豪杰。大司空朱衡过兰江,求与晤面,泊舟三日以待。应麟感而见之,赋《昆仑行》680言答谢。朱衡称之为“天下奇才”。时王世贞执词坛牛耳,对其推崇备至,列为暮年所交五子之一。世贞卒,乃入戏曲家汪道昆主持的白榆社。道昆卒,即主持词坛,大江以南皆翕然宗之。性孤介,厌薄荣利,自负甚高。晚年益肆力于学。于县城内思亲桥畔筑室号“二酉山房”,藏书4万余卷,专事著述。诗文主张复古模拟,后由重视格调转向于神韵。

主要作品

胡应麟最为著名的著作是《诗薮》,共20卷,分内外两编。内编是分体总论,外编(包括杂编与续编)则是自周至明,依时代为序,对作家、作品进行评论。《诗薮》颇为完整、系统地表述了作者的诗学思想,远远超越了诗话发展前期的那种随笔、散论的性质,是集本体建构和作家作品批评为一体的诗学专论。胡应麟笃信严羽之主张,却不墨守严氏针对”以议论为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之弊病,而把诗歌与禅宗联系说诗之法,其说诗比较切实,在于其对用事之探讨,形独特且系统之看法。胡应麟论诗,从方法论上受严羽之影响。运用此种方法,纠偏黄庭坚之“脱胎换骨”、“点铁成金”,得出全新之结论。综其《诗薮》全篇,可见胡应麟有关“用事”完整理论体系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

除以情景为诗歌模写之对象,用事亦另一之重要手段。

指出宋、明人在用事上之偏差失误,将情、景、事三者联系,并统摄在“工”、“巧”下论述,以”风调”、“神韵”为用事之极致标准。

论“用事”贵浅显、易懂,或用句,或用意,咸臻化境;或减字,或添字,并无碍事。

其他著作有《少室山房笔丛正集》《少室山房类稿》等37种347卷。

贡献影响

诗学观念

诗论核心

胡氏诗论不停留在一般的感悟式批评上,而是以此为基础,以周延的理性思辨来界定诗的本体特征。他的诗学本体理论建构中最集中地体现在“兴象风神”之说。

他认为:“作诗大要不过二端,体格声调、兴象风神而已。”(《诗薮·内编》卷五)此系胡氏论诗歌创作本体特征的根本之论。在他看来,诗的基本要素就是“体格声调”和“兴象风神”,而二者的关系则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他又说:“盖作诗大法,不过兴象风神、格律声调。格律卑陬,音调乖舛,风神兴象,无一可观,乃诗之大病。“(《诗薮·外编》卷一)反复申明了他的这一诗学主张。“体格声调”之说,既是对明代初期复古派诗论家如李东阳、李梦阳等“格调说”的继承,同时,又是融汇宋代诗论家严羽等人的“辨体”观念而向前发展的命题。“体”可简言为体裁、体式。格即格调。声调即是指诗的声律。“格调”或“体格声调”,是明代从李东阳到“前后七子”最常用的论诗概念。而各人的运用又多有不同之处。归纳而言,则如袁震宇、刘明今先生所指出:“若细加辨析,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如体格、句格、律调、声调等主要指诗歌的体裁、句法、音韵、声律等外在形式方面的问题;其二如骨格、意格、气调、风调等则主要用来形容诗歌内在的气度、意蕴。”(《明代文学批评史》1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主“格调说”者,要求诗歌体制上合乎规格,并强调声调的重要性。

体格声调

胡氏的“体格声调”与明代前期的主“格调”的李东阳、李梦阳等颇有一致之处,而又于“辨体”更多发挥了宋人严羽的精髓。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主“妙悟”,重“兴趣”,但又开诗歌批评中“辨体”之先河。《沧浪诗话》中“诗体”一篇,即是辨体专论。其中之“体”,一指体式,二指风格。如其云“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沧浪诗话·诗体》)此处当指体式。其后又有“以时而论”之“建安体”、“正始体”、“唐初体”、“盛唐体”、“大历体”、“晚唐体”等,是谓时代风格;又有“以人而论”之“少陵体”、“太白体”、“李长吉体”、“山谷体”、“东坡体”、“王荆公体”等,是谓作家风格。他自称“辨家数如辨苍白,方可言诗。”(《沧浪诗话·诗法》)严羽明辨诗体之精辟详审,为宋元以后诗评家多所取法。方回、胡应麟、许学夷、方东树等都可以说受严羽之启迪。胡应麟《诗薮》的诗学颇为缜密,其内编各卷即论诗之各体之兴替及“当行本色”。如言“辨体”,《诗薮》可谓典范之作。

兴象风神

“兴象风神”在胡氏诗学中亦是基本命题所在。胡应麟屡屡以之评价、分析历代的诗作。“兴象”作为一个诗学范畴的提出,当推唐代诗论家殷璠。殷璠在其所编《河岳英灵集》中以“兴象”为论诗的重要标准。如评孟浩然诗:“无论兴象,兼复故实。”评陶翰诗云:“既多兴象,复备风骨”。“兴”是指诗人在外界事物的触发下,因感生情,所谓“触物以起情,谓之兴。”(宋人李仲蒙语)象即诗的审美意象。兴、象合铸成一个诗学概念,则是指诗歌创作中以自然感发的方式来创造的审美意象。胡应麟在评汉诗时屡用“兴象”的概念,如说:“《十九首》及诸杂诗,随语成韵,随韵成趣,辞藻气骨,略无可寻。而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诗薮.内编》卷三)在他看来,汉代古诗,风韵自然,取象时常常得之无意,如他所说:“无意于工,而无不工也,汉之诗也。”(内编,卷二)“得之无意”,正是“兴象”的取象方式。“兴象”之外,胡氏更重“风神”。如果说兴象更多地以之品评汉诗,那么,“风神”则更多地用来品评盛唐之诗。如他所说:“盛唐绝句,兴象玲珑,句意深婉,无工可见,无迹可寻。中唐遽减风神,晚唐大露筋骨,可并论乎?”(内编,卷六)“风神”,指一种好诗所具有的风华神韵,类于严羽所谓“兴趣”。

二者关系

那么,“体格声调”和“兴象风神”的关系如何。胡应麟说:“体格声调,有则可循;兴象风神,无方可执。故作者但求体正格高,声雄调鬯,积习之久,矜持尽化,形迹俱融,兴象风神,自尔超迈。譬则镜花水月,体格声调,水与镜也;兴象风神,花与月也。必水澄镜明,然后花月宛然;讵容昏鉴浊流,求睹两者?故法所当先,而悟不容强。”(内编,卷五)大致可以说,前者在诗中,较实;后者在诗外,较虚,两者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关系。“体格声调”是“兴象风神”的基础,“兴象风神”是“体格声调”的升华。在前者为必然,在后者为自由。胡应麟以从严羽那里秉受的“妙悟”“兴趣”,裨补了明代复古诗论家们“格调说”的偏颇。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胡应麟】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胡应麟 小编为您整理胡应麟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人物明星榜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