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经历
早年经历
陈天华原名显宿,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湖南新化县知方团(今荣华乡栗树凤阳坪)人。母早逝,父为塾师,幼从父识读,因家境贫寒,乃营小卖以补济,然坚持好学不辍。常向人借阅史籍之类书籍,尤喜读传奇小说,亦爱民间说唱弹词。1895年,陈天华随父迁县城,仍以提篮叫卖为生。
求学阶段
1896年,经族人周济,入新化资江书院,刻苦博览二十四史。
1898年,入新化实学堂(今新化县一中),深受维新思想影响,倡办不缠足会,成为变法运动的拥护者。
1900年,入省城岳麓书院,成绩名列前茅。其时,莅湘某令识其才,欲以女妻之,陈效法汉时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乃婉言谢绝,说:“国不安,吾不娶”(直至蹈海报国之时,终身未娶)。次年转入求实书院。
1903年初,入省城师范馆,不久获官费留学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
革命经历
1903年春,陈天华以官费生被送日本留学,入弘文学院师范科。
不久,逢沙俄企图侵占东北三省,拒俄事件发生,祖国正处主权沦丧境况,陈破手血书寄示湖南各学堂。
湖南巡抚赵尔巽亦为感动,亲临各学堂宣读,并刊登于官报,还饬令各府、州、县开设武备讲习所,使湖南全省拒俄运动士气更加高涨。
陈天华在日本积极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
还“日作书报以*世”。同年,先后撰写《猛回头》和《*世钟》两书,这两部书以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革命勇气,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已迫在眉睫,指出清朝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号召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起来,实行排满,“杀那洋鬼子”,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
回国策划起义
1903年冬的11月4日,陈天华和刘揆一、宋教仁、杨毓麟等以庆贺黄兴30岁生日为名,举行秘密会议,决定组织革命团体——华兴会。
1904年2月15日,陈天华同黄兴、宋教仁在长沙创立华兴会在湖南长沙参与发起秘密革命团体华兴会,并到江西策动军队起义。不久,因清政府搜捕,陈天华不得不再次东渡日本。
1904年3月,陈天华到达日本后,入法政大学。8月,冒险回国,准备参加华兴会发动的长沙起义。因事泄失败,又去日本。
1905年1月,日本《万朝报》刊登了一篇文章,预言中国即将被瓜分,这在中国留日学生中引起了骚动。陈天华当即撰写了《要求救亡意见书》,要求满清政府实施宪政、救亡图存。他提出,应当实行变法,早定国是,予地方以自治之权,予人民以自由、著述、言论、集会之权。同时,国民应当承担当兵、纳租税、募公债、为政府奔走开导的义务。
1905年6月,陈天华与宋教仁等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7月,孙中山到日本,主张联合各革命团体,组织中国同盟会,陈天华积极赞成。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他任秘书,并被推为会章起草人之一。《二十世纪之支那》改为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后,他在《民报》上先后发表不少文章和政治小说《狮子吼》。同年11月,日本文部省颁布歧视并限制中国留学生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留日学生发动了抵制这个规则的强大运动。为了激励人心,陈天华在12月7日留下《绝命书》万余字,次日蹈海自杀。著作辑为《陈天华集》。
蹈海自绝
1905年12月8日,陈天华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蹈海(从海边的浅处一步步走向海的深处)自杀,抗议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陈天华用蹈海这样一种死亡方式来抗议日本,唤醒同胞。他挥笔写下《绝命书》。12月8日晨,陈天华蹈海自杀,年仅31岁。
陈天华自杀后,留下《绝命书》万余言,鼓励人们“去绝非行,共讲爱国”,有《陈天华集》。1906年7月11日,长沙学生与各界数万人,为陈天华举行公葬。
陈天华的死,在当时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1906年的春天,当陈天华的灵柩运回上海后,中国公学为他和另一位投黄浦江自尽的同盟会员姚宏业举行了一次公葬的会议,到会千余人,会上宣读了姚宏业的遗书和陈天华的绝命辞,大家痛哭流涕,会议决定将陈姚灵柩一起送回家乡湖南,举行公葬。
贡献影响
政治
陈天华的反帝爱国思想是十分鲜明、坚决和彻底的。《猛回头》与《*世钟》,是陈天华反帝反封建作品中最有影响力的两本著作。蕴蓄在这两本书中的精髓,是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他的爱国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痛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敲醒亡国灭种的*钟,吹响反帝反清的号角。陈天华在这两本书中,痛陈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形势,侵略者所制造的“腥风血雨”,使我们同胞处在水深火热的极端痛苦的境地。由于帝国主义的“割土分疆",全中国己“没有一块干净的土地, “大好江山,变做了犬羊的世界”。
二是形象地勾画了清政府的反动面目,号召人们用武装革命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针对帝国主义不马上瓜分中国,利用清政府作为他们管理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作了深刻的分析。他指出:“不知各国不是不瓜分中国,因为国数过了,一时难得均分,并且中国地方宽得很,各国势力也有不及的地方,不如留住这满洲政府,带他管领,他再管领满洲政府,岂不比瓜分便宜得多吗?瓜分慢一年,各国的势力,越稳一年,等到要实习瓜分的时候,只要把满洲政府去了,全不要费丝毫之力。”这鲜明地揭露了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的主奴关系和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陈天华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目的,以及造成的民族危机严重性的认识,比前辈先进人物更深一层。
三是他的反抗帝国主义的观点具有人民战争思想的雏形,显得难能可贵。针对当时许多中国人“怕洋人怕到了极步”,陈天华在《*世钟》提到:“其实洋人也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我怎么要怕他?有人说洋人在中国的势力大得很,无处不有洋兵,我一起事,他便制住我了。不知我是主,他是客,他虽然来得多,总难得及我。在他以为深入我的腹地,我说他深入死地办可以的。只要我全国皆兵,他就四面受敌,即有枪炮,也是不敌众。”这种敢于藐视敌人的思想激发了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热情。他提出的“全民皆兵”是反侵略人民战争的最初设想,表现了中国人民永远不可战胜的信心与力量、气概与精神。
四是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使中国富强起来。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屡遭外敌侵略的现实,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触动。中国究竟出路何在?陈天华主张向西方学习,喊出“改条约,复税权,完全独立;血仇耻,驱外族,复我冠裳”的囗号。他指出:“须知要拒洋人,须要先学外人的长处。于今的人,都说西洋各国富强得很,却不知道他怎么样富强的?所以虽是恨他,他的长处,倒不可以不去学他。他的这种看法,道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远渡重洋,留学异邦、忍辱负重的心声。
教育
陈天华的教育思想与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内容范围广泛,概括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为国家强大服务的教育作用。在战火和硝烟中长大的陈天华,已经从日本的崛起认识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他意识到,中国要想富强,就必须办教育,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荣辱兴衰。他说:“国家所当重的,不仅仅是海军、陆军,如办学堂,比海军,陆军还要在先咧。”他认为没有学问的人就会一事无成,只有人人都有知识,有能力了,中国才能富强,才能不被外国人歧视,才不会有亡国灭种的危险。教育的作用也就在于提高国民的素质,增强国民的爱国意识,共同抵抗外国的入侵。因而要重视教育,国家就要下大力气办教育,不能空等,不能只讲预备,而不付诸行动。针对当时清朝统治者不用钱办学,却挥金如土的贪污腐化行径,陈天华异常气愤,他说:“京城修一个大学堂,要费三十万两银子,政府说费用大了。至今未修,皇太后复修颐和园,数千万两银子也办出来了。每年办陵差,动辄数百万,亦是有的。独有这三十万两难道说寻不出来?”在教育权利问题上,面对各地教会学校风起云涌的浪潮,陈天华认为,教育权利应该由本国来掌握,他反对清政府把教育权利拱手让人的不负责态度。认为只有办好教育,培养知道爱国,有学问的人才,中国才能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才能不再有瓜分之祸。第二, 开风气,开民智的教育目的。陈天华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开风气,开民智。只有开通了风气,才能在伟人的带领下,实现中国的富强。他借用绳祖的话说:“现在求学,固是要急,但内地的风气,不开通的很,大家去了,哪一个来开通风气???民智不开,任凭有千百个华盛顿、拿破仑,也不能办出一点事来吧。”他认为外国的长处在于人人都有知识,知道爱国。因而教育也就是要使国民有基本的知识,把救国当作个人的责任。学习外国的长处,就要学习外国先进的办学经验,使人人都能接受教育,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那就要开学堂,派遣留学生。陈天华极力赞赏开学堂,他大力介绍国外的学堂情况,指出国外的学堂包括从蒙养学堂,到中学堂、女学堂、工艺学堂等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国民教育的要求。同时,他又指出,除此之外,我们要救国,还要开办报馆,撰写文章,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
第三,广泛全面的教育对象。陈天华认为,教育的对象应是全体国民。他介绍说,欧美各国及日本,“每人到了六岁无论男女,都要进学堂”。他也希望中国能够像欧美、日本那样普及教育,送子女进学堂,学习切实本领。为了能够进行全民教育,他还提出设立半工半读学堂,以解决大众的教育问题。这无疑为中国工人阶级解决学习和生活的矛盾指出了光明大道,倘若真能实施起来,也算开中国半工半读教育的先河。陈天华还非常重视对妇女的教育。他说:“中国人四万万,妇女居了一半,亡国的惨祸,女子和男子一样,一齐都要受的。那救国的责任,也应和男子一样,一定要担任的。”他鼓励妇女,“急急应该把脚放了,入了女学堂,讲些学问,把救国的担子也担在身上,替数千年的妇女吐气。”要像古代的木兰从军,秦良玉杀贼一样,干一番事业。他认为如果做演讲和医生护士,女子更有优势。
第四,全面的教育内容。在教学内容上,他反对传统的以四书五经为主的教学内容,认为“中国以前做八股,现在做策论,丝毫没有一点实用”,封建的教育制度只能培养一些只知道读死书的无用之才,“你看中国人有本领有知识的有几个?就是号称读书的人,除了‘且夫’、‘若日’几个字外,还晓得什么?”他认为教育要学习外国的长处,包括学习外国的语言文字,政治制度、军事制度和教育制度,来改变中国学非所用的社会现实。
人物评价
陈天华的文章,旨在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痛斥清朝政府是“洋人朝廷”。认为“革命者救世救人之圣药也”,力主拿起武器,号召“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仇人方罢手”。在《猛回头》、《*世钟》里,大声疾呼“改条约,复政权,完全独立;雪国耻,驱外族,复我冠裳”;高呼“万众直前,杀那洋鬼子,杀那投降洋鬼子的二毛子”,“推翻‘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其遗著编为《陈天华集》。
香港举行陈天华的追悼会,千余人参加。次年闰四月初一,其灵柩经黄兴、禹之谟倡议筹办运回长沙,各界不顾官方阻挠,决定公葬于岳麓山。四月初七(1907年5月29日)举行葬仪,长沙全城各校师生纷纷参加,送葬队伍达数万人,绵延十余里,凄凄哀歌。送葬队伍由朱张渡、小西门两处渡河,“适值夏日,学生皆着白色制服,自长沙城中望之,全山为之缟素”。军*站立一旁,亦为之感动,不加干涉。后来毛泽东在《湘江评论》第4号上评价,“这是湖南惊天动地可纪的一桩事”。
陈天华有一部未能登载完毕的小说,名叫《狮子吼》,小说中通过一个梦,描绘了他心中的民主共和国:“他走到一处,看见‘共和国图书馆’的牌子,里面不知有几十万册的书,其中‘有一巨册金字标题《共和国年鉴》’,全国有30多万所大小学堂、6000多万男女学生;陆军、海军,军舰、潜艇、空中战艇等,铁路,邮局,轮船……”这应是陈天华一直在做的,最美丽的民主之梦。
《猛回头》最后说:“或排外,或革命,舍死做去;父而子,子而孙,永远不忘;这目的,总有时,自然达到。”
深受陈天华事迹震动的留日学生,不光一个秋瑾,当时有一个沉默,之后弃医从文的,是鲁迅。而12年后,一位即将赴日留学的青年还不忘此事,写下一首诗表达怀念之情,“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个人,叫做周恩来。
他一生救亡图存,宣传革命,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鼓动家和宣传家。所著《猛回头》和《*世钟》两书,成为当时宣传革命的号角和*钟。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巧笑倩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陈天华】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