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榜ABC

当前位置:排行榜ABC > 旅游地理榜 > 正文

返回顶部

武安市磁山文化博物馆

时间:2024/9/26 2:18:05 15200票数:31投他一票#日剧#
  • 别名: 磁山文化博物馆
  • 门票: 免费
  • 博物馆等级: 无级别(文物)
  • 所在地/隶属: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磁山镇磁山二街村东
№目 录
    详细介绍

    磁山文化

    中国华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河北武安磁山发现而命名。1933年首次发现于河北武安磁山的磁山文化大约出现在公元前5400~前5100年,它与裴李岗文化一样是华北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文化。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冀南等地。1973年发掘。年代约为公元前5400~前5100年(最新鉴定为距今约10300-8700年)。多该文化与裴李岗文化关系密切,有人把两者连称为“裴李岗·磁山文化”。其发现,填补了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缺环。

    磁山文化遗址距武安城17公里,是我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7300年,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2年发现的磁山文化遗址,总面积近14万平方米。1976年至1978年在这里进行了三次发掘,至1978年底,发掘面积达6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至2米,不少窖穴深达6至7米。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动物骨骸、植物标本等约6000余种,为寻找我国更早的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的文明起源,提供了可贵的线索。如果说,在7000多年前,地球上许多地方还是鸿蒙未开的话,而这里的人们已经种植谷物,饲养家禽,制作生产、生活用具,烧制陶器……进入了人类最早的文明。

    我国已故著名考古专家夏鼐先生指出:“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它为研究和探索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丰富、宝贵的地下实物资料。在遗址发现了两座房基址,均为半地穴式房屋。在房基遗址器物中,有一烧土块,沾有清晰可辨的席纹,说明在7300年前这一带即编制苇席,由此也可想像苇席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考古学家称此器物为全国之最。

    磁山遗址共发掘灰坑468个,发现其中88个长方形的窖穴底部堆积有粟灰,层厚为0.3至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近2米以上,数量之多,堆积之厚,在我国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是不多见的。

    磁山文化的发现在中国考古学上的重要意义:殷玮璋指出,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将仰韶文化向上推了一千多年,在学术发展史上具有极高的价值。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在文明探源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段宏振认为,磁山文化发现的意义,第一是找到了7000年前的文化;第二是首次大批量的发现了早期农业遗存——粟。王吉怀认为,磁山文化发掘的学术意义,一是确立了冀南和冀中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年代序列,二是为探讨中原和北方地区古文化的交流增添了有价值的资料。

    沉睡7000年的文明考古研究表明,磁山遗址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的遗物,距今约有7000多年。当时,先民们已结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有了相对稳定的定居聚落,形成了以种粟为主,以采集、渔猎为辅的生活方式。在这一时期,先民们已会制作磨制石器和手工陶器,他们制作的骨针比钢针大不了多少。在这个“原始村落”,不仅已有了家猪、家狗,甚至还可能已经有了家鸡和核桃。

    磁山遗址代表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段以后的文化面貌,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的一段空白。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被考古学界定名为“磁山文化”,1988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展历史

    从1986年至今,磁山文化博物馆建成20多年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在邯郸市和武安市文化局配合组织下,先后多次召开了磁山文化学术研讨会,磁山易文化学术研讨会、经济技术项目发布暨洽谈会,武安戏剧研讨会,武安生态旅游研讨会,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弘扬了磁山文化,展示了华夏文明,充分发挥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真正作用。

    邯郸市武安市政府将投资1亿元兴建、扩建磁山文化博物馆,增添新的文化设施,高标准、多功能的新馆将建成投入使用。以磁山文化为主体,自然山水为依托,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考古研究于一体的"磁山文化遗址游览区规划",将在保护磁山文化遗址的基础上,充分展示磁山文化精神,展示地域特色,以突出的形象,完备的设施、优美的环境接待八方宾客,使光辉灿烂的"磁山文化"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

    馆藏文物

    世界上最早的家鸡在磁山遗址中,除了发现大量的石器、陶器及堆积的“粟灰”外,考古专家们还发掘出较多的鸟骨。这些鸟骨是否来自已经驯养的早期家鸡,也被认为是“磁山文化”的一个重要谜团。

    按照传统说法,家鸡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起源于印度。但有关专家将磁山遗址中的鸟骨标本与北京自然博物馆所藏的现代鸟类骨骼进行了比较,发现其与现代原鸡跗?骨的形态和大小都很相似。他们由此认为,磁山出土的鸟骨标本属于鸡的可能性最大,而且还有可能是驯养的早期家鸡。家鸡在中国驯化的年代可以上溯到公元前5400年以前,比印度要早3000多年。

    生活用具从磁山遗址出土的标本和大量器物看,早在7000多年前,河北南部太行山东麓一带就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已经脱离了农业经济的初始阶段,有相当一部分人已从事专项手工劳动,原始手工业已成为原始农业、渔猎、采集生产及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磁山文化遗址的丰富内涵,为研究和探索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的链环。

    本百科内容由用户我心明亮整理上传,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武安市磁山文化博物馆】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若该内容有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unfei999@163.com

    以上手机版 武安市磁山文化博物馆 小编为您整理武安市磁山文化博物馆的全部内容
    更多相关词条

    更多>>

    点击查看 旅游地理榜 更多内容